如图16-4-21(a)所示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圆环,线圈平面位于纸面内.现令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先按图16-4-21(b)中所示的Oa图线变化,后来又按图线bc和cd变化.令E1、E2、E3分别表示这三段变化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I1、I2、I3分别表示对应的感应电流,则( )
图16-4-21
A.E1>E2,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B.E1<E2,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C.E1<E2,I1沿顺时针方向,I2沿逆时针方向
D.E2=E3,I2沿顺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
BD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变化率成正比.从图16-4-21(b)可见,在第二段和第三段变化过程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变化率相等,都比第一段变化过程中的大,所以在第二段和第三段变化过程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相等的,都比第一段变化过程中的大.因此,由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就可判断选项A一定是错误的,而选项B、C、D有可能对.
题中已规定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因而由图16-4-21(b)中Oa图线变化可知,在第一段变化过程中,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是垂直纸面向里逐渐增大的,根据楞次定律就得知在第一段变化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是垂直纸面向外的,由安培定则可知在第一段变化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I1是沿逆时针方向的.同理,由图16-4-21(b)中bc、cd图线变化可知,在第二段变化过程中,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是垂直纸面向里逐渐减小的,根据楞次定律就得知在第二段变化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量是垂直纸面向里的,由安培定则可知在第二段变化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I2是沿顺时针方向的.在第三段变化过程中,磁感应强度为负值,说明其方向已变成向外的,且逐渐增大,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因此,选项B、D是正确的,而选项C是错误的.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图
A.E1>E2,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B.E1<E2,I1沿逆时针方向,I2沿顺时针方向
C.E1<E2,I1沿顺时针方向,I2沿逆时针方向
D.E2=E3,I2沿顺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6,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然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 )
A、 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B、 钩码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
C、钩码的质量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D、小车的质量和细线的长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减少砝码,重复②的操作。
(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21|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作的功。表格中△E3=__________,W3=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表1 数据记录表
次数 | M/kg | |v22-v21| /(m/s)2 | △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400 | 0.200 |
2 | 0.500 | 1.65 | 0.413 | 0.840 | 0.420 |
3 | 0.500 | 2.40 | △E3 | 1.220 | W3 |
4 | 1.000 | 2.40 | 1.20 | 2.420 | 1.21 |
5 | 1.000 | 2.84 | 1.42 | 2.860 | 1.43 |
(3)根据表1提供的数据,请在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广东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6,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然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 )
A、 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B、 钩码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
C、钩码的质量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D、小车的质量和细线的长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减少砝码,重复②的操作。
(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21|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作的功。表格中△E3=__________,W3=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表1 数据记录表
次数 |
M/kg |
|v22-v21| /(m/s)2 |
△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400 |
0.200 |
2 |
0.500 |
1.65 |
0.413 |
0.840 |
0.420 |
3 |
0.500 |
2.40 |
△E3 |
1.220 |
W3 |
4 |
1.000 |
2.40 |
1.20 |
2.420 |
1.21 |
5 |
1.000 |
2.84 |
1.42 |
2.860 |
1.43 |
(3)根据表1提供的数据,请在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6,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然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 )
A、 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B、 钩码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
C、钩码的质量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D、小车的质量和细线的长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减少砝码,重复②的操作。
(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21|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作的功。表格中△E3=__________,W3=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表1 数据记录表
次数 | M/kg | |v22-v21| /(m/s)2 | △E/J | F/N | W/J |
1 | 0.500 | 0.760 | 0.190 | 0.400 | 0.200 |
2 | 0.500 | 1.65 | 0.413 | 0.840 | 0.420 |
3 | 0.500 | 2.40 | △E3 | 1.220 | W3 |
4 | 1.000 | 2.40 | 1.20 | 2.420 | 1.21 |
5 | 1.000 | 2.84 | 1.42 | 2.860 | 1.43 |
(3)根据表1提供的数据,请在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