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a、b是x轴上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沿x轴a、b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从图中可看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沿x轴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B.a、p间和p、b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 
C.电势最低的p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D.a和b一定是同种电荷,但是不一定是正电荷 

BC

解析试题分析:P点的左侧电场方向向右,P点的右侧电场方向向左,知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先向右后向左,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故A错误,由上面的电场线知之间各点的电场方向都指向P点,B正确,由图象可知,切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就知道p处场强为零,且电势最低,故C正确,P点切线斜率为零,而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零.两电荷在P点的合场强为零,P点距离较远,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知,的电量大于的电量.从坐标x1到x2电势先减小后增大,因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知一定是同种电荷,且都为正电荷.故D错误,
考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电势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固定的点电荷,电荷量为+Q。图中的虚线表示该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等势面。有两个一价离子M、N(不计重力,也不计它们之间的电场力)先后从a点以相同的速率v0射入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为曲线apb和aqc,其中p、q分别是它们离固定点电荷最近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M是负离子,N是正离子
B.a→p→b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C.M在b点的速率大于N在c的速率
D.M从p→b过程中电势能的增量小于N从a→q电势能的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由公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电场力成正比
C.在公式中,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的场强大小
D.由公式可知,在离点电荷非常靠近的地方(r→0),电场强度E可达无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假设在某电场中沿x轴方向上,电势φ与x 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4-x3=x6-x5。现有一个电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移动,则下列关于电场和电子能量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x3~x4内沿x轴方向的电场强度均匀减小
B.x6~x7内沿x轴方向场强为零
C.若电子从电势为2V的x1位置向右移动到电势为2V的x7位置,为了通过电势为3V的x2位置,电子至少应具有1eV的初动能
D.电子在区域x3~x4内沿x轴方向所受电场力大于区域x5~x6内沿x轴方向所受电场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它们的带电荷量之比为5∶1(皆可视为点电荷),它们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力为F1,如果让它们接触后再放回各自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相互作用力变为F2,则F1∶F2可能为(  )

A.5∶2 B.5∶4 C.5∶6 D.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在一匀强电场区域中,有A、B、C、D四点恰好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A、B、C三点电势分别为φA=1 V,φB=4 V,φC=0,则D点电势φD的大小为

A.-3 V       B.0       C.2 V       D.1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两等量异种点电荷,以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为圆心画出半圆,在半圆上有a、b、c三个点,b点在两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c两点的电势相同
C.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将正电荷由O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在某一点粉尘颗粒P受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虚线表示该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假设所有的粉尘颗粒被吸附前均处于静止状态,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粉尘颗粒带负电
B.该粉尘颗粒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变小
C.该粉尘颗粒的电势能逐渐变小
D.有一些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会和电场线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