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三个力学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1. A.
    极限法
  2. B.
    放大法
  3. C.
    控制变量法
  4. D.
    等效替代法
B
分析:图1和图3实验利用:入射光线不变时,当入射角改变α时,反射角改变2α,采用放大法.图2中,用手压琉璃瓶,通过细管将瓶子的形变显示出来,采用的也是放大法.
解答:图1和图3实验都利用入射光线不变时,当入射角改变α时,反射角改变2α的原理,图1中将桌面在力F作用下发生的形变通过反射光线在屏上光斑移动显示出来,采用放大法.图3中将扭秤转动的角度通过反射光线在屏上光斑移动显示出来,采用放大法.图2中,用手压琉璃瓶,琉璃瓶发生微小的变形,体积减小,由于管子很细,管中水位上升明显,即通过细管将瓶子的形变显示出来,采用的也是放大法.
故选B.
点评:对于物理实验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要理解并记忆.放大法是将微小的量放大,变得直观,是常用的研究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哪几组的值组成等差数列


  1. A.
    在连续相等时间T终了时刻的速度
  2. B.
    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
  3. C.
    在连续相等位移S内所对应的时间
  4. D.
    在连续相等位移S的终了位置的速度平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若在m1上再放一质量为m0的物体,待整个系统平衡时,m1下降的位移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a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 A.
    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L+数学公式
  2. B.
    2,3两木块之问的距离等于L+数学公式
  3. C.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4. D.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________ 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但前者所接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V,后者所接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V.振针每隔________s打下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的交流电源;C为钩码;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可以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钩码的总重量.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该同学由纸带上的打点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得到A、B、C、D、E几个计数点,测量得相邻计数点间的长度如图中所示.则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钩码的重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重量.这样的研究方法称为______.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c),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木块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A.
    木块所受的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 B.
    木块所受的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 C.
    木块对墙的压力与水平外力F是一对平衡力
  4. D.
    水平外力F与墙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上分别置有A、B两物体,分别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后,测得它们的加速度随力变化的图线如图中直线A、B所示,由图线可知两水平面与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关系为μA________μB,两物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mA________m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甲为消防员训练时的一种器械,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竿,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消防员沿竿的下滑情况,在竿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竿的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质量m=50kg的消防员(可视为质点)从滑竿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4s末滑到竿A点时开始匀速下滑.以消防员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求:
(1)该消防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A点到滑竿顶端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