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为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示意图,直流高压电源的正电荷,通过电刷E、传送带和电刷F,不断地传到球壳的外表面,并可视为均匀地分布在外表面上,从而在金属球壳与大地之间形成高电压.关于金属球壳上的A、B两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B两点电势相同
B.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C.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
D.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减小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微子是物理研究的一大热门,因为它是暗物质的候选者,它同时也关系到宇宙中反物质的消失。然而它只参与弱相互作用,平时很难探测,目前探测的主要手段是当它跟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时,会放出电子或者跟电子类似性质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在介质(一般在水里)中会超过水中的光速。当带电粒子以超过介质中的光速穿过介质时,会发出契伦科夫辐射(英语:Cherenkovradiation)。该辐射是介质中运动的电荷速度超过该介质中光速时发出的一种以短波长为主的电磁辐射,其特征是蓝色辉光。这种辐射是1934年由苏联物理学家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契伦科夫发现的,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并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奖。探测这种蓝色光用特殊的光电倍增管,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蓝色光通过时在管子内部发生光电效应,简易原理如图所示,当用蓝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电路中有光电流.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蓝光照射强度,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B.增大蓝光照射强度,电路中的光电流可能会增大
C.改用波长更长的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D.改用频率更大的紫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E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
C.C点的振幅可以达到10cm
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B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传播速度v=1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x=1.25m处的质点正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B. x=0.4m处的质点比x=0.6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C. x=4m处的质点再经过1.5s可运动到波峰位置
D. x=2m处的质点在做简谐运动,其振动方程为y=0.4sinπt (m)
E. t=2s的波形图与t=0时的波形图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平静湖面岸边的垂钓者,眼睛恰好位于岸边P点正上方0.9m的高度处,浮标Q离P点1.2m远,鱼饵灯M在浮标正前方1.8m处的水下,垂钓者发现鱼饵灯刚好被浮标挡住,已知水的折射率n=求:
①鱼饵灯离水面的深度;
②若鱼饵灯缓慢竖直上浮,当它离水面多深时,鱼饵灯发出的光恰好无法从水面PQ间射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B.根据恒量,可知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和体积有关
C.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其光学性质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D.在不考虑分子势能的情况下,1mol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内能相同
E.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磁控健身车,图乙为其车轮处结构示意图,在金属飞轮的外侧有磁铁与飞轮不接触,人用力蹬车带动飞轮旋转时,需要克服磁铁对飞轮产生的阻碍,通过调节旋钮拉线可以实现不同强度的健身需求(当拉紧旋钮拉线时可以减少磁铁与飞轮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轮受到的阻力主要来源于磁铁对它的安培力
B.人蹬车频率一定时,拉紧旋钮拉线,飞轮受到的阻力越小
C.控制旋钮拉线不动时,飞轮转速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
D.控制旋钮拉线不动时,飞轮转速越大,内部的涡流越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单匝正方形导线框abcd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线框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导线框的边长为1m,其阻值为10Ω.
(1) 在t=0.1s时,求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 在t=0时,求导线框ab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3) 从t=0到t=0.1s时间内,求:①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q②导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物块A和B并排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与一轻弹簧栓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推B物体,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撤去F,A、B向右运动,随后A和B发生分离,整个压缩过程弹簧都在弹性范围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发生分离的位置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A、B发生分离的位置与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有关
C.当二者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它们分离
D.分离点的位置与它们的质量大小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