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有一长为L=1m、质量为M=1kg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的木板,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其下端P到斜面底端的挡板C的距离d=0.5m.现在木板的正中央放一质量为m=1kg可看成质点的木块,此时木块刚好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1使木板处于静止,此时木板与斜面之间刚好没有摩擦力。最大静摩擦近似等于滑动摩擦,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0.5,g=10m/s2.试求:
(1)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及外力F1的大小;
(2)现将外力大小变为F2=21N,且方向仍沿斜面向上,木板将向上运动,经多长时间木块与挡板相碰;
(3)从外力F2作用到木板上开始到木块与挡板相碰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答案】(1)0.75, 12N;(2)2s(3)37J
【解析】试题分析:木块恰好静止,根据平衡条件求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对整体,由于木块静止且与斜面之间无摩擦,由平衡条件求F1的大小;木块离开木板前受力仍平衡,所以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木板的加速度,由位移公式求出木块离开木板的时间。再研究木块离开木板的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公式结合求运动时间,从而得到总时间;分段求出木块与挡板的相对位移、木板相对于斜面的位移,再求热量。
(1)木块恰好静止,所以有mgsin 37°=μ2mgcos 37°
解得μ2=0.75
对整体,由于木板静止且与斜面之间无摩擦,则F1=(mg+Mg)sin 37°
解得:F1=12 N
(2)木块离开木板前受力仍平衡,所以处于静止状态。设经过时间t1离开木板,该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为a1,
对木板有:F2–Mgsin 37°–μ2mgcos 37°–μ1(mg+Mg)cos 37° =Ma1
解得:a1=1 m/s2
根据:
解得t1=1 s
木块离开木板后的加速度为a2=gsin 37°–μ3gcos 37°=2 m/s2
木块离开木板后再经过t2与挡板相碰,则
解得:t2=1 s
所以从F2开始作用到木块与挡板相碰共需时间t=t1+t2=2 s)
(3)木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Q1=μ2mgcos 37°=3 J
木块与斜面间产生的热量Q2=μ3mgcos 37°(d+)=4 J
前1 s内木板与斜面间产生的热量Q3=μ1(Mg+mg)cos 37°=4 J
木块离开木板时木板的速度v1=a1t1=1 m/s
设木块离开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3
F2–Mgsin 37°–μ1Mgcos 37°=Ma3
解得:a3=11 m/s2
木块离开后的1 s内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最后1 s内木板与斜面间产生的热量Q4=μ1Mgcos 37°x2=26 J
系统共产生的热:量Q=Q1+Q2+Q3+Q4=37 J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平流层飞艇“圆梦号”采用三个六维电机的螺旋桨,升空后依靠太阳能提供持续动力,能自主和遥控升空、降落、定点和巡航飞行,未来或替代亚轨道卫星.假设某次实验中,“圆梦号”在赤道上空指定20公里高度绕地球恒定速率飞行一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研究六维电机的螺旋桨转动时,不可把螺旋桨看成质点
B. 飞艇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速度时刻在改变
C. 飞艇绕地一圈的平均速度为零
D. 飞艇绕地球飞行的过程合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将S1接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u=20sin(50t)V
B. 只断开S2后,L1、L2均正常发光
C. 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
D. 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
(1)首先,选用欧姆表“×10”挡进行粗测,正确操作后,表盘指针如图甲所示,则该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 Ω.
(2)接着,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压表V(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20 mA,内阻约2Ω);待测电阻Rx;
滑动变阻器R1(0-2kΩ);滑动变阻器R2(0-200Ω);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若干.
在图乙、图丙电路中,应选用图______(选填“乙”或“丙”)作为测量电路,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选填“R1”或“R2”).
(3)根据选择的电路和器材,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测量电路的连接_________.
(4)为更准确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可采用图戊所示的电路,G为灵敏电流计(量程很小),R0为定值电阻,R、R1、R2为滑动变阻器.操作过程如下:①闭合开关S,调节R2,减小R1的阻值,多次操作使得G表的示数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U1、I1;②改变滑动变阻器R滑片的位置,重复①过程,分别记下U2、I2,…,Un、In;③描点作出U-I图象,根据图线斜率求出Rx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闭合S前,为保护G表,R1的滑片应移至最右端
B.调节G表的示数为零时,R1的滑片应位于最左端
C. G表示数为零时,a、b两点间电势差为零
D.该实验方法避免了电压表的分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2018年4月18日,某市一处高压电线落地燃烧,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高压电线落地可能导致行人跨步触电,如图所示,设人的两脚MN间最大跨步距离为d,电线触地点O流入大地的电流为I,大地的电阻率为ρ,ON 间的距离为R。电流在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球面上均匀分布,其电流密度为,若电流密度乘以电阻率等于电场强度,该电场强度可以等效成把点电荷Q放在真空中O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脚并拢跳离触地点是防跨步触电的一种有效方法等效
B. 点电荷Q的电荷量为 (k为静电力常量)
C. 图中MN两脚间跨步电压可能等于
D. 当两脚间的距离处于最大跨步时,跨步电压可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
A. 轨道半径之比为1∶2
B. 角速度之比为8∶1
C. 周期之比为1∶4
D.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1)在实验准备过程中,发现实验室有两种打点计时器,如图乙所示.则图①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 V.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适当垫高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使未挂钩码的小车恰能拖着纸带匀速下滑
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小车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需要每次都重新调节长木板倾斜度
(3)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关系时,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小车和小车上砝码的总质量.如果以上条件不满足则会导致实验误差,为了消除实验误差又不受上述条件限制,请你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 (若要增加仪器,请写出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上部有长l1=25 cm的水银柱,封有长l2=25cm的空气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 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60°,求此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没有发生漏气,取,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30 cm
【解析】设玻璃管开口向上时,空气柱的压强为
玻璃管转动60°时,水银有部分会流出,设此时空气柱长度为x,空气柱的压强为
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对空气柱由玻意尔定律有
解得:x=30 cm
【题型】解答题
【结束】
15
【题目】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
(i)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ii)一细束光线在O点左侧与O相距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为“探究合力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只改变重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所示,则d = __________mm。
(2)平衡摩擦力时,________(填“要”或“不要”)挂上重物。
(3)实验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重物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包括拉力传感器和遮光条)。
(4)按正确实验操作后,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若传感器的示数为F,小车总质量为M,重物的总质量为m,A、B两点间的距离为L,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
A.M、m、L B.F、M、L、t C.F、m、L、t D.F、M、L
(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