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画出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
(2):量得一只弹簧测力计3N和5N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2.5cm,则这只弹簧测力计3N刻度线与零刻度线间的距离为______cm;弹簧测力计所用弹簧的劲度数为______N/m.
(1)步骤A是提出可能的规律,即作出假设,步骤C是按照一定的原理测量出需要的数据,以便对假设进行验证,即搜集证据;
(2)依题,弹簧秤的3N和5N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2.5cm,则弹力的改变量△F=5N-3N=2N,弹簧伸长长度的改变量△x=2.5cm.根据胡克定律F=kx,k一定,则△F=k?△x,得到k=
△F
△x
=
5-3
0.025
N/m=80N/m
,根据胡克定律得到,3N刻度线离开“0”刻度线的距离x=
F
k
=
3
80
m=3.75cm

故答案为:(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2)3.75,8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质量为1kg的物块从斜面底端以10m/s的速度滑上斜面,已知斜面的倾斜角为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在整个过程中,斜面都静止不动,且斜面足够长.求:
(1)从物块滑上斜面到离开斜面的过程中,物块所受各力对物块做的功及合力物块做的功;
(2)下滑过程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与回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具有绝对性,且只能是物体和地球共同具有的
B.重力做功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C.零势能点选取不同,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的变化都会发生变化,
D.重力势能增加了2J,其重力一定做了-2J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1.5m的绝缘细直杆MN,竖直固定在场强为E=1.0×105N/C、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倾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杆的下端M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电荷量Q= +4.5×10-6C;另一带电小来自球B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电荷量q= +1.0×10-6C,质量m=1.0×10-2kg,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将小球B从杆的上端N静止释放,小球B开始运动.(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小球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小球B的速度最大时,距M端的高度h为多大?
(3)若小球B在下落过程的最大速度为0.77m/s,则从开始下落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小球B的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拴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A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开始时托住B,让A处于静止且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B物体受到细线的拉力保持不变
B.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C.A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B物体重力对B做的功与弹簧弹力对A做的功之和
D.A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细线拉力对A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为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分别测出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如表).
次数小车速度v(m/s)小车速度的二次方v2(m/s)2
11.411.99
22.004.00
32.204.84
42.838.01
53.169.99
(1)除图中已有实验器材外,还准备了下列器材,其中不需要的是______(只要填字母代号);
A.垫板   B.秒表    C.刻度尺    D.交流电源
(2)根据题意可知,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可分别记为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经验,可看出表格中第______次的数据有明显的问题,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为了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该实验的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Hz):

(1)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2)当我们分别用相同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应保持一致,我们把第1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3)由于橡皮筋对小车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如图2所示的是其中四次实验打出的部分纸带:
(4)试根据第(2)、(3)项中的信息,完成并填写下表:
次数1234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2W3W4W
小车速度v(m∕s)1.01.4152.0
小车速度v2(m2∕s21.02.04.0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拉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如图所示:

(1)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和托盘,通过调节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运动;
(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O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N,小车的质量M=0.2kg.则O至F的过程中,拉力做功W=______J,小车动能变化量△Ek=______J;(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Ek
(3)若实际检验中,发现W<△Ek(排除读数、测量等造成的偶然误差),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种情况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4分)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 = 2.0m的粗糙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 AB 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AB 与BC 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4.0m/s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到A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沿 AB 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μ = 0.50.(g=10 m/s2、sin37°= 0.60、cos37° =0.80)

(1)求小物块到达A点时速度。
(2)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 AB,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