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②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③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④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对受力物体的作用力;找出各力的施力物体即可确定是哪个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解: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错误,正确;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故正确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物块从半球形碗的碗口下滑到碗底的过程中,如果小物块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则(  )

A. 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变

B. 碗对小物块的支持力大小始终不变

C. 碗对小物块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

D. 小物块所受的合力大小始终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05 m,其电阻不计,两导轨及其构成的平面均与水平面成30°角.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分别垂直导轨放置,每棒两端都与导轨始终有良好接触,已知两棒质量均为m002 kg,电阻均为R01 Ω,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1 T,棒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而棒cd恰好能够保持静止.取g10 m/s2,问:

(1)通过棒cd的电流I是多少,方向如何?

(2)ab受到的力F多大?

(3)cd每产生Q1 J的热量,力F做的功W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采用很微弱的光流,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如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出现___________;如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将会显示___________.(无规则分布的点子,规则的衍射条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环形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设第1 s内磁感线垂直线圈平面向里,如图甲所示.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那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第1 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逐渐增加

B. 第2 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恒定

C. 第3 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D. 第4 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磁流体发电机的示意图,两平行金属板PQ之间有一个很强的磁场.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正、负带电粒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喷入磁场.PQ与电阻R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板的电势高于P板的电势

B. R中有由ab方向的电流

C. 若只改变磁场强弱,R中电流保持不变

D. 若只增大粒子入射速度,R中电流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K为一金属板,A为金属电极,都密封在真空的玻璃管中,W为由石英片封盖的窗口,单色光可通过石英片射到金属板K上,E为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流,其负极与电极A相连,A是电流表,实验发现,当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K时,K会发出电子(光电效应),这时,即使A、K之间的电压等于零,回路中也有电流.当A的电势低于K时,而且当A比K的电势低到某一值Uc时,电流消失,Uc称为遏止电压,当改变照射光的频率,遏止电压Uc也将随之改变,其关系如图乙所示,如果某次实验我们测出了画出这条图线所需的一系列数据,又知道了电子电量,则( )

A.可得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B.可求得该金属的逸出功

C.可求得普朗克常量 D.可求得电子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

B. 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 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对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玻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成因

C.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誉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D. 卢瑟福通过研究天然放射性现象,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