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汽车时刻开始刹车,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为24m,第4s内的位移为1m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为,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8m/s2B.a=6m/s2

C.D.

【答案】AC

【解析】

刹车问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确定物体速度何时减为零,二是刹车过程的逆过程是一个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

假设汽车4s末停下,则第4s内、第3s内、第2s内、第1s内的位移比为,题中给出的比例关系为,所以汽车在第4s内某时刻停止运动,汽车的刹车过程的逆过程可以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汽车在第4s内运动的时间为t,汽车行驶的距离:

汽车刹车后初速度为,第1s内的位移:

初速度:

解得:,故AC正确,B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电阻丝R的额定电压为3V,为测量其电阻值,某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用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档位的多用电表测量,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_____档位(选填“×100”“×1”),然后进行欧姆调零,再次测量电阻丝的阻值,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右图所示,则此段电阻丝的电阻为_______Ω

2)现要进一步精确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 电流表A2(量程0.6mA,内阻约0.3Ω)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约5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电键、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图,并标明所选用的器材___

3)考虑电表内阻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影响,本实验所测量的阻值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汽车A在平直公路上以30m/s速度匀速行驶,在A车后100m的同一车道上卡车B也以30m/s速度行驶,A车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开始减速,已知AB两车以A车开始减速作为计时零点,AB两车之后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判断

A.3s时两车车相距55m

B.6s时两车速度不同

C.6s时两车相距最远

D.两车不会相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O点固定一个正点电荷,同时在以O为圆心、为半径的虚线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未画出),MSN是由细管制成的半径为a的光滑绝缘圆轨道,其圆心位于O点。在M点以速度v0垂直MN向下射出一个质量为m(不计重力)、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粒子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从N点进入圆轨道(细管的内径略比粒子大)。粒子从N点进入时,虚线圆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按B=B0-βt(β>0)的规律开始变化,粒子从M点出来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恰好变为零之后不再变化,此时撤去圆轨道,粒子轨迹变为椭圆且垂直穿过MN线上的P点,OP=7a,(以无穷远处电势为0,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电势,k为静电力常量,Q为点电荷带电量、带符号代入,r为电场中某点到点电荷的距离)求:

(1)固定在O点的正电荷的电荷量;

(2)B0、β的数值;

(3)粒子从出发到达到P点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相同的成分,还有波长小于入射波长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B.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提议利用晶体中排列规则的物质微粒作为衍射光栅,来检验电子的波动性。实验最终获得成功,证实了电子是一种物质波

C.加速电压越大,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越强

D.光的波动性是由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与倾角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平滑连接,一质量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物块以初速度从斜面底端上滑。()求:

(1)小物块以初速度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2)要使物块由斜面下滑到传送带上后不会从左端滑下,传送带至少多长?

(3)若物块不从传送带左端滑下,物块从离传送带右侧最远点到再次上滑到斜面最高点所需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打印机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2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张纸受到第1张纸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10张纸与第11张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C.2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0

D.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应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盘面上,离轴心r20 cm处放置一小物块,其质量为m2 kg,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2 rad/s时,物块随圆盘一起转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 物块的线速度大小;

(2) 物块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3) 欲使物块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不能超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研究橡皮筋的动度系数(设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且实验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作用于N点,静止时记录下N点的位置a;若换用另一个原长相同的橡皮筋,重复上述过程,记录静止时N点的位置b,发现Oab三点刚好在同一直线上,其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二次橡皮筋弹力较大

B.前后两次水平拉力不变

C.第二次所用的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小

D.第二次所用的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