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图a、b所示的两个情景中,静水中原先静止的甲、乙两船的质量相同、两船上的人的质量也分别相同.站在船上的甲人以同样大小的力拉绳相同的时间t(未发生碰撞)(  )
A.t秒末时,两图中甲船的速率是相同的
B.t秒末时,a图中甲船的速率小于b图中甲船的速率
C.t秒末时,b图中甲船的速率大于乙船的速率
D.t秒末时,a图中甲船的速率等于b图中乙船的速率
精英家教网
A、由于拉力F相同、时间t相同、质量m相同,由动量定理得:Ft=mv-0,则速度v相同,故A正确,B错误;
C、b图中,甲、乙两船(包括人)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两船(包括人)的质量m相等,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mv=0,则v=-v,甲、乙两船速度相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高三高考一轮复习第三章实验三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实-3-9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图实-3-9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

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Δt1、Δt2、D、x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高三物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项训练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

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Δt1、Δt2Dx表示).

【解析】:(1)如果气垫导轨水平,则不挂砝码时,M应能在任意位置静止不动,或推动M

后能使M匀速运动.

(2)应满足Mm,故m4=400 g 不合适.

(3)由v1=,v2=,vv=2ax

可得: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贵州省银河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理想电感线

圈,C是电容相当大的电容器.当S闭合与断开时,AB的亮度情

况正确的是(    )

A.S闭合时,A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

B.S闭合时,B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

C.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B发光,而A不发光

D.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再断开S,B立即熄灭,而A逐渐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