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选修3-5
(1)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D
CD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
(2)一个氘核(
 
2
1
H)和一个氚核(
 
3
1
H)结合成一个氦核并放出一个中子时,质量亏损为△m,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真空中的光速为c,若1mol氘和1mol氚完全发生上述核反应,则在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
A
A

A.NA△mc2     B.2NA△mc2     C.
1
2
NA△mc2     D.5NA△mc2
(3)用速度为v0、质量为m1
 
4
2
He核轰击质量为m2的静止的
 
14
    7
N核,发生核反应,最终产生两种新粒子A和B.其中A为
 
17
   8
O核,质量为m3,速度为v3;B的质量为m4
①计算粒子B的速度vB
②粒子A的速度符合什么条件时,粒子B的速度方向与He核的运动方向相反.
分析:(1)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太阳内部进行的是热核聚变,光电效应要求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要求的极限频率,电子轨道跃迁后,库仑力对电子做功,动能,电势能均变化,且要伴随能量的吸收或放出
(2)1mol氘和1mol氚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氘和氚.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出一个氘和一个氚完全发生核反应生成氦释放的能量,再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
(3)核反应过程前后动量守恒
解答:解:(1)A、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电子是汤姆生发现,但是不能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故A错误
B、太阳内部进行的是热核聚变.故B错误
C、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原因是入射光的波长太长或频率太低,故C正确
D、电子向半径较大轨道跃迁后,库仑力对电子做负功,所以动能变小,电势能变大(动能转为电势能),因为吸收了光子,总能量变大,故D正确;
故选:CD
(2)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个氘核(
 
2
1
H)和一个氚核(
 
3
1
H)结合成一个氦核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的能量为△mc2,1 mol氘和1 mol氚完全发生上述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上述反应的NA倍,即NA△mc2
(3)①规定氦核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m3v3+m4vB,解得:vB=
m1v0-m3v3
m4

②B的速度与He核的速度方向相反,即:m1v0-m3v3<0,解得:v3
m1v0
m3

答案:(1)CD  (2)A (3)①vB=
m1v0-m3v3
m4
.②v3
m1v0
m3
点评:(1)关于物理学史以及物理的基本概念类的知识要求准确识记,(2)根据核反应方程式求出一个氘和一个氚核反应释放的能量,要注意1mol氘和1mol氚的数量(3)核反应过程类似碰撞或爆炸模型,满足动量守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选修3-3
(1)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EF
AEF

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B.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D.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E.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F.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G.让一小球沿碗的圆弧型内壁来回滚动,小球的运动是可逆过程
(2)如图甲所示,用面积为S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上放一砝码,活塞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现对汽缸缓缓加热使汽缸内的空气温度从TI升高到T2,且空气柱的高度增加了△l,已知加热时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0,问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请在下面的图乙的V-T图上大致作出该过程的图象(包括在图象上标出过程的方向).
(3)一只气球内气体的体积为2L,密度为3kg/m3,平均摩尔质量为15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试估算这个气球内气体的分子个数.
B.(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BD

A.交通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大,所以激光可以比无线电波传递更多的信息
C.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也越明显
D.地面上测得静止的直杆长为L,则在沿杆方向高速飞行火箭中的人测得杆长应小于L
(2)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MN间沿光滑水平杆做简谐运动,坐标原点O为平衡位置,MN=8cm.从小球经过图中N点时开始计时,到第一次经过O点的时间为0.2s,则小球的振动周期为
0.8
0.8
s,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x=
4cos
5πt
2
4cos
5πt
2
cm;
(3)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此时刻沿-y运动,经过0.1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波速为5m/s,那么:
①该波沿
-x
-x
(选填“+x”或“-x”)方向传播;
②图中Q点(坐标为x=7.5m的点)的振动方程y=
5cos
5πt
3
5cos
5πt
3
cm;
③P点的横坐标为x=
2.5
2.5
m.
C.选修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BC

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方向与线圈中电流流向相同k
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BCD
BCD

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B.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3)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kg.两磁铁的N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m/s,乙的速率为3m/s,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
B.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2)如图所示,已知水平面上的P点右侧光滑,左侧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滑块在水平面上P点的右侧分别以速度v1、v2向右运动,由于V1>V2而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滑块的速度均在一条直线上).二者碰后m1继续向右运动,m2被右侧的墙以原速率弹回,再次与m1相碰,碰后m2恰好停止,而m1最终停在Q点.测得PQ间的距离为L.求第一次碰后滑块m1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
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921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2)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桌面上的滑块Q与轻质弹簧相连,Q静止,P以某一初速度v向Q运动,P、Q质量均m,与轻位于簧发生碰撞的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方法正确的是
 

A.人类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电离作用最强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D.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或较轻的核合并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增加
(2)某小组在探究反冲运动时,将质量为m1一个小液化瓶固定在质量为m2的小玩具船上,利用液化瓶向外喷射气体做为船的动力.现在整个装置静止放在平静的水面上,已知打开液化汽瓶后向外喷射气体的对地速度为v1,如果在△t的时间内向后喷射的气体的质量为△m,则
①喷射出为△m后,小船的速度是多少?
②喷射出△m液体的过程中,小船所受气体的平均作用的大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