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5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第10 s内的位移大小为1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质点在t0时刻的速度为0

B. 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 该质点在第20 s内的位移大小为20 m

D. 该质点在前10 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答案】C

【解析】如果初速度为零,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所以该质点在t=0时刻的速度不为0,A错误;根据逐差法x10x55aT2,解得a=1m/s2,B错误;根据逐差法易得, ,则该质点在第20s内的位移为x20=20m,C正确;该质点在第10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前10s的平均速度小于10m/s,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设计的实验如下:AB是质量均为m0的小物块,AB间由轻弹簧相连,A的上面通过轻绳绕过两个定滑轮与一个轻质挂钩相连。挂钩上可以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C。物块B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物体C右边有一个竖直的直尺,可以测出挂钩的下移的距离。整个实验中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g=98m/s2。实验操作如下:

1)不悬挂物块C,让系统保持静止,确定挂钩的位置O,并读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0

2)每次挂上不同质量的物块C,用手托出,缓慢释放。测出系统稳定时挂钩相对O点下移的距离xi,并读出相应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i

3)以压力传感器示数为纵轴,挂钩下移距离为横轴,根据每次测量的数据,描点作出F-x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成 (填正比”“反比”“不确定关系);

由图像可知:弹簧劲度系数k N/m

如果挂上物块C的质量mc3m0,并由静止释放。当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时,物块C的速度v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高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它在自动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构成一个电容器,将金属芯线和导电液体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从电容C和导电液体与金属芯线间的电压U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电源接通后,电容C减小,反映h减小

B. 电源接通后,电容C减小,反映h增大

C. 电源接通再断开后,电压U减小,反映h减小

D. 电源接通再断开后,电压U减小,反映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

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果用S1、S2、S3、S4、S5、S6 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为a=_____m/s2,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他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x2cm的遮光板.然后他利用气垫导轨和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10.02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2.0s

1)根据上面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分别是_______m/s______m/s

2)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 物体从A 运动到E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C. 物体从A点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0~T/3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板边缘飞出。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关于微粒在0~T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末速度大小为

B.末速度沿水平方向

C.重力势能减少了

D.克服电场力做功为mg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把一个架在绝缘支架上的枕形导体放在一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点电场强度相等,且都为零

B. A、B两点电场强度不相等

C. 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EA<EB

D. 当开关S闭合时,电子从大地沿导线向导体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