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轰炸机在演戏轰炸地面目标时,将炸弹以某一速度水平射出,地面监视系统显示出炸弹从B点水平飞出后的运行轨迹,如图所示,已知炸弹从B点到C点与从C点到D点的时间相等,如果只考虑炸弹的重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炸弹从B点到C点和从C点到D点重力做功之比为11

B. 炸弹从B点到C点和从C点到D点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3

C. 炸弹运动到C点和D点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3

D. 炸弹从B点到C点与从C点到D点的动能改变量之比为1:2

【答案】B

【解析】炸弹被水平抛出后,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最初两相邻的单位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3,B正确;由得炸弹落到CD点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之比为1:2,可知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2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合力做功之比为13故动能改变量之比为1:3,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lkg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进入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电动机驱动着匀速逆时针转动速度大小为v=3m/s.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0.45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4m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F物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重力加速度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0N B. F=20N C. Q=10J D. Q=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筑工人为了方便将陶瓷水管由高处送到低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钢管互相平行斜靠、固定在墙壁上,把陶瓷水管放在上面滑下。实际操作时发现陶瓷水管滑到底端时速度过大,有可能摔坏,为了防止陶瓷水管摔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在陶瓷水管内放置砖块

B. 适当减少两钢管间的距离

C. 适当增加两钢管间的距离

D. 用两根更长的钢管,以减小钢管与水平面夹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届时会有许多精彩刺激的比赛,单板高山滑雪U形池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场地是长约120米,深为4.5米,宽 15米的U形滑道(两边竖直雪道与池底雪道由圆弧雪道连接组成,横截面像U字形状),整条赛道的平均坡度18°.选手在高处助滑后从U形池一侧边缘(示意图中A点)进入赛道,沿U型池滑行至另一侧竖直轨道,从B点跃起在空中做出各种抓板旋转等动作,完成动作落入轨道再滑向对侧,如此反复跃起完成难度不同的动作,直至滑出赛道完成比赛,裁判根据选手完成动作的难易和效果打分。

(1)选手出发时要先经过一段倾斜坡道助滑(如情景图),设坡度倾角为α,滑板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选手沿此斜面坡道向下滑行的加速度大小。

(2)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于复杂的运动往往采用分解的研究方法,比如对平抛运动的研究。

a.运动员沿U形池从A滑行到B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请你用分解的方法来研究这个运动,并描述你的分解结果。

b..在平昌冬奥会上,传奇名将肖恩怀特在赛道边缘跃起时以外转1440°(以身体为轴外转四周)超高难度的动作夺得该项目的冠军,为了简化以达到对特定问题的求解,此过程中他可视为质点,设每转一周最小用时0.5秒,他起跳时速度与竖直赛道在同一平面内,与竖直向上的夹角为20°,下落到与起跳点同一高度前要完成全部动作,全过程忽略空气阻力,求他起跳的最小速度为多少?

(g10m/s2 sin20°=0.34 cos20°=0.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同时测量电压表V1V2的内阻(由电流计改装,所用量程的内阻较小)。可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A1A2A3,开关S,滑动变阻器R1R2,若干导线。

1按照原理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_______

2).闭合开关S,通过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R1R2,使电流表A3的示数为O,电路中B点与C点的电势______________.(相等不相等”)

.记下此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

.根据以上电表的示数可得,电压表V1的内阻为______________

3)再次调节R1R2,使电流表A3的示数再次为O.此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

4)根据以上(2)3)中电表的示数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内阻r=_________

5)电流表A1A2的内阻对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______________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 300,且以v1=2 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传动。一小物块以v2=4 m/s的速度从底端滑上传送带,最终又从传送带的底端滑出。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传送带足够长,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小物块沿传送带向上滑行的时间t

(2)小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1011859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发射的大致过程是:先将卫星送入绕地椭圆轨道,再点火加速运动至月球附近被月球俘获而进入较大的绕月椭圆轨道,又经三次点火制动刹车后进入近月圆轨道,在近月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的周期是118分钟.又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的1/6.则 ( )

A.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半径

B.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C.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质量和密度

D.卫星沿绕地椭圆轨道运行时,卫星上的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CD由水平部分AB与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CD组成,AB恰与圆弧CDC点相切,其总质量M=4 kg,其右侧紧靠在固定挡板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轨道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1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 m/s的速度向右运动,小滑块刚好能冲到D点。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0.5,轨道水平部分AB的长度L=0.5 m,g10 m/s2。求:

(1)小滑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通过计算分析小滑块最终能否从木板上掉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MN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小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________

(2)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3)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试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