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B. 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Ⅰ物体和Ⅱ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v1+v2)/2
【答案】AC
【解析】
AB.速度-时间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故物体Ⅰ、Ⅱ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由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故C正确;
D.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如果物体的速度从v2均匀减小到v1,或从v1均匀增加到v2,物体的位移就等于图中梯形的面积,如图所示:
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而Ⅰ的位移大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相同,所以其平均速度大于
,Ⅱ的位移小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相同,所以其平均速度小于
,故D错误。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着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来推断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应该是所有的α粒基本都直线穿过金箔
B.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C. 波尔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 根据波尔理论,电子从高能态像低能态跃迁时需要释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生课外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实验时,他们先测量分液漏斗下端到水桶底部的距离s;然后使漏斗中的水一滴一滴地下落,调整阀门使水滴落到桶底发出声音的同时,下一滴水刚好从漏斗的下端滴落;用秒表测量第1个水滴从漏斗的下端滴落至第n个水滴落到桶底所用的时间t。
(1)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g=_____(用s、n、t表示);
(2)如果某次实验中,s=0.90m,n=30,t=13.0s,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
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
为定值电阻,
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当开关S闭合,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断开开关S,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B、只调节电阻的滑动端
向上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C、只调节电阻的滑动端
向下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D、只增大的光照强度,电阻
消耗的功率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静止不动
B. 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C. 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D. 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线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R2=3∶1
B. 把R1拉长到原来的3倍长后电阻等于R2
C. 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功率之比P1∶P2=1∶3
D. 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v0滑上一水平轨道ABCD, AB段光滑,BC段为水平传送带,CD段为足够长粗糙平面,三段轨道无缝连接.传送带BC段长度L =lOm,在皮带轮带动下始终以v=3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1=0.2,物体与粗糙平面CD之间动摩擦因数为u2=0.3,g取l0m/s2,求:
(1)当v0=2m/s时,物体在CD段上滑行的距离;
(2)当v0=5m/s时,物体通过传送带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
(3)速度v0在何范围内时,物体离开传送带后能到达同一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待测电源的电动势约为9V,内阻约为5Ω,为精确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些实验器材,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器材如下:
A.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约为2Ω)
B.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约为10kΩ)
C.定值电阻R1=10Ω
D.定值电阻R2=2Ω
E.电阻箱R(0~999.9Ω)
F.开关、导线若干
(1)为更准确地完成实验,首先要测得电流表的内阻,将电阻箱R调成0,闭合开关S1和S2,测得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为则电流表的内阻的表达式为RA=______。
(2)经过测量得知电流表的内阻为1.8Ω,断开开关S2,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读数,并作出R-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停表、刻度尺、细线和一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细线系好石块,细线上端固定在O点
②用刻度尺测出悬线的长度L
③将石块拉开一个小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④石块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用停表测出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则振动周期
⑤改变悬线的长度,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L作为摆长,将对应的L、T值分别代入周期公式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取g的平均值作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得到的测量值和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因石块重心不好确定,为精确测出重力加速度,该同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出
图线,且操作正确,则图线应为____ (填“甲”、“乙”、“丙”),由图象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