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真空中两个带等量异种的点电荷,电量均为2×10-8C,相距20cm,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_N。在两者连线的中点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V/m。(静电常量k=9.0×109Nm2/C2)

9×10-5         3.6×103

解析试题分析:由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可得F=9×10-5N,由得中点的电场强度为两点电荷场强的叠加,大小为E=2×9.0×109×2×10-8/0.12  V/m=3.6×103  V/m。
考点: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叠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
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匀强电场中有M、N、P三点,连成一个直角三角形,MN=4cm,MP=5cm,如图所示,把一个电量为-2×10-9C的检验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功8×10-9J,从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功也是8×10-9J.则匀强电场的方向为__________,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N/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Q1、Q2,距离为R,当Q1增大到原来的3倍,Q2增大到原来的3倍,电荷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________倍,距离再R增大到原来的3倍时,电荷间的库仑力变为最初的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99年7月12日,日本原子能公司所属敦贺湾核电站由于水管破裂导致高辐射冷却剂外流,在检测此次重大事故中应用了非电量变化(冷却剂外泄使管中液面变化)转移为电信号的自动化测量技术.如图是一种通过检测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液面高低的仪器原理图.容器中装有导电液体,是电容器的一个电极,芯柱外面套有绝缘管(塑料或橡皮)作为电介质,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接在指示器上,指示器上显示的是电容的大小,但从电容的大小就可知容器中液面位置的高低.由此作出下面的判断: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增大了,则两电极正对面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液面必定       (“升高”、“降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分)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则:

(1)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      
(2)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      。(填“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3mm,两极板的电压为3V,则板间的电场强度为___  __V/m,现设法使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少3×10-4C。于是其电压降为原来的1/3,由此可知,该电容的电容量为___  __μ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在“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实验中:
(1)为观察亮斑在竖直方向上的偏移,应该将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使亮斑位于屏的________,然后,应把“DC”-“AC”开关置于________位置,以给示波器输入一个直流电压.
(2)为给示波器输入一个Y方向的直流电压(要求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请将图中器材与示波器连成正确的电路.

(3)如果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发现水平方向有一自左向右的移动图形,现要使它在水平方向出现一条直线的方法是(  ).

A.逆时针旋转辉度调节旋钮
B.调节扫描范围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减小扫描频率
C.调节衰减旋钮
D.调节扫描范围旋钮和扫描微调旋钮,增大扫描频率
(4)若在示波器的“Y输入”和“地”之间加上如图所示的电压,而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挡,则此时屏上应出现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分)如图所示,区域Ⅰ中有竖直向上的均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区域Ⅱ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水平均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区域Ⅲ中有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均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2B.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O点正上方的M点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OP上的A点与OP成60°角射入Ⅱ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CD进入Ⅲ区域的均强磁场中.求:

(1)粒子在Ⅱ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2)O、M间的距离;
(3)粒子从第一次进入区域Ⅱ到第一次离开区域Ⅲ所经历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