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所示为分压器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变阻器总电阻为R0=50Ω,闭合开关S后,负载电阻RL两端电压U随变阻器a端至滑动触头间的电阻RX的变化而改变。当负载电阻为20Ω时,关于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U随RX变化的图线大致接近图乙中的哪条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A.
    大致接近曲线1
  2. B.
    大致接近曲线2
  3. C.
    大致接近曲线3
  4. D.
    大致接近曲线4
D
本题关键在于分析电路结构,明确R与滑动变阻器的关系,可通过假设法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当Rx增大时,左半部分总电阻增大,右半部分电阻减小,所以R两端的电压U应增大;如果没有并联R,电压均匀增大,图线将是②;实际上并联了R,对应于同一个Rx值,左半部分分得的电压将比原来小了,所以4正确
点评:本题中滑动变阻器取分压接法,分压接法为物理实验中常用方法,通过本题要注意体会分压的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测量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电阻率的实验中,要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给定测电阻的器材有:
A、压表V1(量程为6V内阻约为5kΩ)、
B、电压表V2(量程为25V内阻约为20kΩ)
C、电流表A1(量程为3A内阻约为2Ω)
D、电流表A2(量程为25mA内阻约为40Ω)
E、滑线变阻器R1(电阻范围0-20Ω)
F、滑线变阻器R2(电阻范围0-2KΩ)
G、电源(电动势8V)
H、待测电阻(约为250Ω)
I、电键及导线若干.
(1)测电阻R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ADEGHI
ADEGHI
(填器材前的选项),在图甲虚线框中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并将实物图用线连接起来.请在实物图上用箭头标出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滑到的正确位置.

(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根据此图求出的电阻值R=
225
225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0.800
0.800
cm,直径为
0.1940
0.194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1)有一根横截面为正方形的薄壁管,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外部边长/的情况如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管壁厚度^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此管外部边长的测量值为l=
 
cm;管壁厚度的测量值为d=
 
mm.
(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在平衡小车与桌面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如图丁所示的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该小车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重新平衡好摩擦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的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加速度a(m/s-2) 0.69 1.18 1.66 2.18 2.70
精英家教网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关系图象.
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3)下图为“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电路,图中给出的器材分别为:
电源E(电动势为12V,内阻不计);木板N (板上从下往上依次叠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各一张);两个金属条A,B (平行放置在导电纸上与导电纸接触良好,
用作电极);滑动变阻器(其总电阻值小于两平行电极间导电纸的电阻);直流电压表V (量程为6V,内阻很大,其负接线柱与5极相连,正接线柱与探针P相连);开关S.
精英家教网
现要用图中仪器描绘两平行金属条4、B间电场中的等势线.4、5间的电压要求取为6V.
①在囱中连线,完成实验电路图;.
②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请将所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A.按图示连接好实验电路;
B.
 

C:合上开关S,并将探针P与A接触
D.
 

E.用探针压印的方法把A、B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画一线段连接AB两极,在连
线上选取间距大致相等的5个点作为基准点,用探针把它们的位置压印在白纸上;
F.将探针与某一基准点相接触,记下电压表读数,在导电纸上移动探针,找出电
压表读数与所记下的数值相同的另一点,这一点就是此基准点的等势点,用探针把
这一点的位置也压印在白纸上.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此基准点的其他等势点.;
G.重复步骤f,找出其它基准点的等势点,取出白纸画出各条等势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  (12分)

⑴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B.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⑵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p1V1)开始做等压膨胀变化到

状态B(p1V2),状态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  ▲ ,气体分

子的平均动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气体(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⑶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大气压强p0,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NA.请结合所提供的物理量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

B.(选修模块3—4) (12分)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B.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像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C.当波源或者接受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受者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

  静止时的长度小

⑵如图所示,为黄光、蓝光分别通过同一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中心部

分。则图甲为  ▲  产生的干涉条纹(选填“黄光”或“蓝光”).若将两

种颜色的光以同样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物质的介面上,图甲对应的色

光发生了全反射,则图乙对应的色光  ▲ (选填“一定”、“可能”或“不

可能”)发生全反射.

⑶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

求:

①波的传播方向和周期;

②波的传播波速

C. (选修3-5试题) (12分)

⑴(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

B.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⑵(4分))现用下列几种能量的光子的光照射处于

  基态的氢原子,A:10.25eV、B:12.09eV、C:

12.45eV,则能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是  ▲ (填

序号),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可能产生 ▲ 

频率的光子.氢原子能级图为:

⑶ (4分) 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

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

车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求: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四川省广元市高考物理一诊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有一根横截面为正方形的薄壁管,用游标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外部边长/的情况如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管壁厚度^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此管外部边长的测量值为l=______cm;管壁厚度的测量值为d=______mm.
(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在平衡小车与桌面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如图丁所示的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则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重新平衡好摩擦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的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0.1960.3920.5880.7840.980
加速度a(m/s-2)0.691.181.662.182.70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关系图象.
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下图为“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电路,图中给出的器材分别为:
电源E(电动势为12V,内阻不计);木板N (板上从下往上依次叠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各一张);两个金属条A,B (平行放置在导电纸上与导电纸接触良好,
用作电极);滑动变阻器(其总电阻值小于两平行电极间导电纸的电阻);直流电压表V (量程为6V,内阻很大,其负接线柱与5极相连,正接线柱与探针P相连);开关S.

现要用图中仪器描绘两平行金属条4、B间电场中的等势线.4、5间的电压要求取为6V.
①在囱中连线,完成实验电路图;.
②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请将所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A.按图示连接好实验电路;
B.______;
C:合上开关S,并将探针P与A接触
D.______;
E.用探针压印的方法把A、B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画一线段连接AB两极,在连
线上选取间距大致相等的5个点作为基准点,用探针把它们的位置压印在白纸上;
F.将探针与某一基准点相接触,记下电压表读数,在导电纸上移动探针,找出电
压表读数与所记下的数值相同的另一点,这一点就是此基准点的等势点,用探针把
这一点的位置也压印在白纸上.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此基准点的其他等势点.;
G.重复步骤f,找出其它基准点的等势点,取出白纸画出各条等势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宿迁市2010年高三年级模拟试卷(二) 题型:简答题

 选做题(请从A、B和C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模块3—3)  (12分)

⑴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B.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⑵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p1V1)开始做等压膨胀变化到

状态B(p1V2),状态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  ▲ ,气体分

子的平均动能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气体(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⑶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大气压强p0,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NA.请结合所提供的物理量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

B.(选修模块3—4) (12分)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有力地支持了光的微粒说,杨氏干涉实验有力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

B.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像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C.当波源或者接受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受者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

   静止时的长度小

⑵如图所示,为黄光、蓝光分别通过同一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中心部

分。则图甲为  ▲  产生的干涉条纹(选填“黄光”或“蓝光”).若将两

种颜色的光以同样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物质的介面上,图甲对应的色

光发生了全反射,则图乙对应的色光  ▲ (选填“一定”、“可能”或“不

可能”)发生全反射.

⑶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

求:

①波的传播方向和周期;

②波的传播波速

C. (选修3-5试题) (12分)

⑴(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

B.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

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⑵(4分))现用下列几种能量的光子的光照射处于

  基态的氢原子,A:10.25eV、B:12.09eV、C:

12.45eV,则能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是  ▲ (填

序号),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可能产生 ▲ 

频率的光子.氢原子能级图为:

⑶ (4分) 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

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

车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求:甲、乙两车的质量比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