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分)如图所示,接地的空心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在空腔内一直径上的P1和P2处,放置电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q1=q2=q,两点电荷到球心的距离均为a.由静电感应与静电屏蔽可知:导体空腔内表面将出现感应电荷分布,感应电荷电量等于-2q.空腔内部的电场是由q1、q2和两者在空腔内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产生的.由于我们尚不知道这些感应电荷是怎样分布的,所以很难用场强叠加原理直接求得腔内的电势或场强.但理论上可以证明,感应电荷对腔内电场的贡献,可用假想的位于腔外的(等效)点电荷来代替(在本题中假想(等效)点电荷应为两个),只要假想的(等效)点电荷的位置和电量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即:设想将整个导体壳去掉,由q1在原空腔内表面的感应电荷的假想(等效)点电荷与q1共同产生的电场在原空腔内表面所在位置处各点的电势皆为0;由q2在原空腔内表面的感应电荷的假想(等效)点电荷与q2共同产生的电场在原空腔内表面所在位置处各点的电势皆为0.这样确定的假想电荷叫做感应电荷的等效电荷,而且这样确定的等效电荷是唯一的.等效电荷取代感应电荷后,可用等效电荷和q1、q2来计算原来导体存在时空腔内部任意点的电势或场强.

1.试根据上述条件,确定假想等效电荷的位置及电量.

2.求空腔内部任意点A的电势UA.已知A点到球心O的距离为r,的夹角为θ .

1.解法Ⅰ:

如图1所示,

S为原空腔内表面所在位置,的位置应位于的延长线上的某点B1处,的位置应位于的延长线上的某点B2处.设A1为S面上的任意一点,根据题意有

                  (1)

     (2)

怎样才能使 (1) 式成立呢?下面分析图1中的关系.

若等效电荷的位置B1使下式成立,即

                          (3)

                         (4)

则                 

有                        (5) 

由 (1)式和 (5)式便可求得等效电荷        

               (6)

由 (3) 式知,等效电荷的位置B1到原球壳中心位置O的距离

                                  (7) 

同理,B2的位置应使,用类似的方法可求得等效电荷

                (8) 

等效电荷的位置B2到原球壳中心O位置的距离

                                  (9) 

解法Ⅱ:

在图1中,设.根据题意,两者在A1点产生的电势和为零.有

                                                               (1')

式中

                                                     (2')

                                    (3')

由(1')、(2')、(3')式得

                              (4')

(4')式是以为变量的一次多项式,要使(4')式对任意均成立,等号两边的相应系数应相等,即

                                   (5')

                                              (6')

由(5')、(6')式得

                                    (7')

解得                  (8')

由于等效电荷位于空腔外部,由(8')式求得

                                               (9')

由(6')、(9')式有

                 (10')

考虑到(1')式,有

                                             (11')

同理可求得

                                                               (12')

                                 (13')        

2.A点的位置如图2所示.

A的电势由q1、q2共同产生,即

               (10) 

                                          

             

    

代入 (10) 式得

                   

                (11)

评分标准:

本题20分.第1问18分,解法Ⅰ中(1)、(2)、(6)、(7)、(8)、(9) 式各3分.解法Ⅱ的评分可参考解法Ⅰ.

第2问2分,即(11)式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分)如图所示,一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间距l=0. 20m,定值电阻阻值R=1.0Ω.有一金属杆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杆与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0. 50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面向下.现用一外力F沿轨道方向拉杆,使之做匀加速运动,测得力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杆的质量m和加速度a.
(2)在杆从静止开始运动的20s的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 20 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上,质量为2m的小球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H=2L.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离开斜面后,运动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无动能损失),碰撞后球B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同一高度,球A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C上的P点,O点的投影O/P的距离为L/2.已知球B质量为m,悬绳长L,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球B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2)球A在两球碰撞前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3)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物理 题型:计算题

( 20 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上,质量为2m的小球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H=2L.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离开斜面后,运动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无动能损失),碰撞后球B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同一高度,球A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C上的P点,O点的投影O/P的距离为L/2.已知球B质量为m,悬绳长L,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球B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2)球A在两球碰撞前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3)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20分)如图所示,半圆弧区域AKD的半径为R,圆心为O,∠COK=30°。O点有一粒子源,可向半圆弧AKD发射速度为v0的各个方向的带负电的粒子。显微镜可以沿半圆弧AKD移动,用以记录有无粒子射到圆弧上。半圆区域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粒子的重力。带电粒子的电量-q、带电粒子的质量m

(1)如只加电场,场强为E,求所有可能到达A点的粒子的速度大小

(2)如只加磁场,磁感应强度B=mv0/qR,,则在整个圆弧线AKD上显微镜能记录到粒子与无粒子可记录的弧线长度之比为多少。

(3)若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且:将显微镜置于C点,控制粒子源,使其只向K点发射粒子。电场与磁场共存一段时间t1后再撤去磁场,又经时间t2后,粒子到达显微镜。求两段时间的比值t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广西柳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物理 题型:计算题

( 20 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上,质量为2m的小球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H=2L.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离开斜面后,运动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无动能损失),碰撞后球B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同一高度,球A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C上的P点,O点的投影O/P的距离为L/2.已知球B质量为m,悬绳长L,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球B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2)球A在两球碰撞前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3)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