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大梦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甲和乙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下表是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Vcm3

质量mg

1

10

18

2

20

36

3

30

54

4

10

8

5

20

16

6

30

24

1对表中前三次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 ,这个结论也可由表中次数 比较得出。

2对表中实验次数1和4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 ,这个结论也可由表中次数 比较得出。

3为了能更直接地用物质的这种属性来识别物质,该同学还列出了表格的第五列空栏栏目,该项目应当是 ,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个物理量。

【答案】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考给分 4、5、6

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等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考给分 2、5或3、6

3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g/cm3 注:此空不写字母或单位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实验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对于甲液体来说,还是对于乙液体来说,其体积都随质量增加相同倍数,所以说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从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1与4、2与5、3与6中的液体体积都相同,但质量不同;

3比较实验1、2、3和4、5、6可知:甲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18,而乙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08,故该项目应当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考点: 探究密度特性的曲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卫星的发射速度至少为112 km/s

B. 所有稳定运行卫星的轨道平面都过地心

C.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D.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受地球的引力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像把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形象表示出来,这对我们认识电场是很有好处的,下列哪位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用电场线来表示电场的方法,现在被普遍地采用着( )

A. 牛顿 B. 安培

C. 库仑 D. 法拉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B.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D. 形状关于中心对称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

B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和电离能力都是最强的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的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少了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条河的水速为u=1m/s,一艘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m/s,则要使船能垂直的渡过河去,那么渡船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是 ;要使船能最短时间渡过河去,那么渡船的方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C.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

D.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

E.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

B.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 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