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设计了以下实验:

(1)该组同学首先将一个带正电的球体A固定在水平绝缘支座上。把系在绝缘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B(图中未画出)先后挂在图中P1、P2、P3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同学们根据力学知识分析得出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小,小球B所受带电球体A的作用力___________(填越大越小不变),实验发现小球B在位置_______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最大(填“P1P2P3”)

(2)接着该组同学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少小球A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作用力大小的变化。如图,悬挂在P1点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B。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A。当A球到达悬点P1的正下方并与B在同一水平线上B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A的电量分别为q1q2,θ分别为30°45°,则q2/q1_______

【答案】越小; ; ;

【解析】

(1)悬挂的小球离带正电的A球越远,受到的作用力越小,同种电荷越近排斥作用越强,所以,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跟距离有关,: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小,小球B所受带电球体A的作用力越小;发现小球B在位置P1细线偏角最大.

(2)设小球质量为m,电量为q,与b球的距离为r,当A球带电量为q1时,由平衡条件得: A球带电量为q2时,由平衡条件得:

联立解得 ,因此C选项是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越小; (2). ; (3).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物体的速度为0,然后被弹簧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B. 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C. 物体从A下落到B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5分)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ABCDEF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测得:其中

(1)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2)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B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

(3)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正方形abcdabd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cd区域内有方向平行bc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d点沿da方向射入磁场,随后经过bd的中点e进入电场,接着从b点射出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A. 粒子带负电

B. 电场的方向是由b指向c

C. 粒子在b点和d点的动能相等

D. 粒子在磁场、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从A点开始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4s。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横纵坐标轴的每格长度均为1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机器人在平面内从A点沿曲线运动到E点的轨迹时,不能把机器人视为质点

B. 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贴近机器人在A点的瞬时速度

C. 若机器人沿ABC运动后又原路返回,其位移为零,但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不为零

D. 机器人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大小等于AB段的弧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其中一组图象中的两图能够描述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