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已知所用电源的周期T为0.02s.

(1)O点到F点的距离X6=
6.20
6.20
cm.
(2)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物体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
x8-x6
2T
x8-x6
2T
进行计算更准确(用题中给的符号表示).
vG=
1.30m/s
1.30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会读刻度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G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1)刻度尺的读数要在最小刻度1mm的基础上向下一位估读,即如果单位是mm应估读到10分位,所以O点到F点的距离X6=62.0mm=6.20cm.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物体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
xFH
2T
=
x8-x6
2T
=1.30m/s
故答案为:6.20,
x8-x6
2T
,1.30m/s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T=0.02s 打一个点.FG段的平均速度vFG=
1.2
1.2
m/s GH段的平均速度vGH=
1.4
1.4
m/s(2)FH段的平均速度为vFH=
1.3
1.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则重锤在E点和H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1=
1.2
1.2
m/s,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vG=
1.3
1.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需的电源是
交流220
交流220
V,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则重锤在E点和H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1=
1.20
1.20
m/s,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VG=
1.30
1.30
m/s,重锤的加速度a=
10
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打下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

(1)记数点H所对应的刻度尺的读数为
11.40
11.40
cm.
(2)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
xFH
tFH
xFH
tFH
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
FH为记数点F和H间的距离,tFH为打下记数点F和H的时间间隔
FH为记数点F和H间的距离,tFH为打下记数点F和H的时间间隔

(3)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G=
1.30
1.3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