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可缩短其半衰期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D、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E、核反应堆是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装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面哪个事实能证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
A、α粒子的散射实验B、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C、阴极射线的发现D、伦琴射线的发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x个中子:
 
235
92
U+
 
1
0
n→
 
144
56
Ba+
 
89
36
Kr+x
 
1
0
n
,铀235质量为m1,中子质量为m2,钡144质量为m3,氪89的质量为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类型属于人工转变
B、该反应放出能量(m1-xm2-m3-m4)c2
C、x的值是3
D、该核反应比聚变反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有N个核子,其中有n个质子,该原子核发生2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变成1个新核,则(  )
A、衰变前原子核有(N-n)个中子B、衰变后新核的核子数为(N-4)C、衰变后新核有(n-2)个质子D、衰变前原子核的质量等于衰变后新核质量与放出粒子质量的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核反应方程式
 
235
92
U+
 
1
0
n→
 
141
56
Ba+
 
92
36
Kr+kX,式子中(  )
A、X为质子,k=3
B、X为质子,k=4
C、X为中子,k=3
D、X为中子,k=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海啸,继而福岛核电站(世界最大的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关于核电站和核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发生的是轻核聚变反应B、核反应堆发生的是重核裂变反应C、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是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外部条件无关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B、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所以原子的能量减小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一定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由于放射性元素
237
93
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而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
237
93
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
 
209
83
Bi,下列论断中正确的 (  )
A、核
 
209
83
Bi比核
 
237
93
Np的少28个中子
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
D、发生β衰变时,核内中子数减少,质子数增加
E、质量为m0的放射性匀速Np,经过4个半衰期后,剩下的放射性元素Np的质量为
1
16
m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一端接有定值电阻的轨道固定在水平面内,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绝缘导体棒垂直并紧靠轨道固定,导体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在向右匀速通过M、N两区的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FM、FN表示,不计轨道电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FM向右B、FN向左C、FM逐渐增大D、FN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