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台小型发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0 kW,输出电压恒为500 V,现用电阻率为1.8×10-8 Ω·m,横截面积为10-5 m2的输电线向4×103 m远处的用户输电,要使发电机满负荷运行时,输电线上的损失功率不超过发电机总功率的4%,求:

(1)所用的理想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多少?

(2)如果用户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220 V,那么所用的理想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多少?

【答案】(1)112 (2)28811

【解析】(1)输电要用两根导线,则输电线的电阻为

r=ρ=1.8×10-8× Ω=14.4 Ω

由题意知P=P×4%=()2r

105×0.04=()2×14.4

U2=6 000 V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2)I2 A= A

U=I2·r=×14.4 V=240 V

而U3=U2-U

=6 000 V-240 V=5 760 V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881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直至落地.已知桌面离地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小球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分别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A. – mgh,mg(H – h) B. – mgh,mg(H+h)

C. mgh,mg(H – h) D. mgh,mg(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历史上,首先对引力常量G做了精确测量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卡文迪许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T.单匝矩形线圈面积S=1 m2,电阻不计,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接,为交流电流表.调整副线圈的滑动触头P,当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时,副线圈电路中标有“36 V,36 W”的灯泡正常发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B.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8 V

C.从矩形线圈转到中性面开始计时,矩形线圈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e=18sin 90πtV

D.若矩形线圈转速增大,为使灯泡仍能正常发光,应将P适当下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三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表指针偏转角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成________关系。

(3)第一个成功实验(如图a)中,将条形磁铁从同一高度插入到线圈中同一位置,快速插入和慢速插入有什么量是相同的?__________,什么量是不同的?__________

(4)从三个成功的演示实验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

A.Uab∶Ucd=n1∶n2

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

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减少了mgh

B. 小球上升和下降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fh

C. 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D. 小球上升和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动能减少了f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

B. 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D.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走时准确的时钟,秒针、分针、时针三者的角速度分别为ω1、ω2、ω3,时针与分针的尖端从相距最近到相距最远所需的最短时间为t,则( )

A. ω1:ω2 = 60 : 1 B. ω2:ω3 = 24 : 1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