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分析:(1)应用原子核部分的知识来解答.判断A的依据是:卢瑟福由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学说,利用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研究原子核的组成,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选项是考察了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理解,天然放射现象释放三种射线,分别是a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知道γ射线是电磁波.
C选项考察了波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光子时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氢原子的能量降低,电子的速度变大,向心力变大.
D选项考察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与频率有关.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不成正比.
(2)、从受力上判断弹簧和B球分离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分离后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所以距离会增加;分析AB两球的相对运动的关系,列出相对位移的式子;弹簧和B球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球的动能;从这三方面列式,就可求出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E
p.
解答:解:
(1)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并没有使原子核分解从而研究原子核的内部,所以选项A错误.
B、γ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所以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选项B正确.
C、波尔理论的跃迁假说是原子从一种能级向另一种能级跃迁时,会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就会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能级上,轨道变小,受到原子核的库仑力增加,由向心力角速度的公式可知,角速度增加.选项C正确.
D、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
k=hv-w可知,频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并不是增大为2倍.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BC.
(2)、把两个小球看做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可知合外力为零,所以在弹簧和B球分离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选取两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设分离后两球的速度送别为v
A、v
B,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A+m
B)v
=m
Av
A+m
Bv
B…①
分离后两球的相对运动速度为v
A-v
B,根据相对运动的关系有
s=(v
A-v
B)t…②
在弹簧和B球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是能转化为球的动能,由能量关系有
…③
①②③三式联立并代入数据得E
p=0.027J
答: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为0.027J.
点评:(1)本题考察了对原子和原子核的理解和掌握,对于α粒子散射实验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1、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能沿原来的方向前进;2、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3、有极少数的a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对于天然放射现象,要知道三种射线的性质,a射线和β射线是带电的,垂直于电场线射入电场会偏转,而γ射线是电磁波,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偏转.对于波尔理论要从定态、跃迁和轨道三个方面理解,知道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会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对于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要知道是对单个光子而言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逸出功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用E
k=hv-w表示.
(2)此题的关键是分析B球和弹簧分离后两球的相对运动的位移、相对速度,从而列出相对位移和相对速度的关系式,再结合动量守恒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