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下列实验中,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时,先往浅盘里倒入水,再用注射器或滴管将配制好的酒精油酸溶液在水面上滴一滴,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B.在使用多用表测电阻时,开始对欧姆挡进行调零,换挡后不需要再次重新调零
C.在做“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应将摆球拉开一个小于10°的角,将其由静止开始释放,并同时开始计时
D.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确定小球落点的方法是:用尽可能小的圆把重复多次实验得到所有的小球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就是最后测量时用到的小球落点
(2)图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直流毫安表A内阻的实验 所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
A.定值保护电阻R0(约50Ω).
B.待测直流毫安表A(量程0~10mA,内阻约100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0~2V,内阻约5kΩ).
D.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V,内阻可不计).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F.电健一个,导线若干条.
①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
②根据你画的测量电路原理图在本题的实物图上连线.
精英家教网
分析:(1)根据各个实验的原理、操作规程和方法、注意事项等等进行解答.
(2)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较小,若采用限流式接法,移动滑动变阻器,电流、电压变化不大,测量误差大,所以滑动变阻器选用分压式接法;
对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
解答:解:(1)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原理是:先往浅盘里倒入水,在水面上撒上痱子粉,再将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有痱子粉的浅盘里的水面上,不是直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故A错误.
B、在使用多用表测电阻时,开始对欧姆挡进行调零,由于不同档位的内阻不同,换挡后需要再次重新调零,故B错误.
C、在做“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单摆的摆角不能超过5°,否则单摆的振动不再是简谐运动,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l
g
不再成立.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计时,因为在平衡位置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相同的视觉距离误差上引起的时间误差最小,测量越准确.故C错误.
D、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确定小球落点的方法是:用尽可能小的圆把重复多次实验得到所有的小球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就是最后测量时用到的小球平均落点位置,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BC.
(2)①因为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较小,采用限流式接法,移动滑动变阻器时,电流、电压变化不明显,测量误差较大,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
②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滑动变阻器的连接,以及电表的极性.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1)ABC
(2)①测量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②如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精英家教网
点评:考查伏安测电阻,会选择实验器材,器材的选取注意精确、安全,明确电流表接法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知道滑动变阻器分压和限流接法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学生用多用电表测一个电阻的阻值.
(1)在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BDAEC
BDAEC
(填写步骤前的字母代号).
A.把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档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电阻刻度最右边的“0”的位置
B.在两表笔分离的情况下,调节表盘下方中间部位的调零螺丝,使指针停在左端的“0”的位置
C.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档或交流电压的最高档
D.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档相应的倍率上
E.把两根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接触,待指针稳定后读出电阻值
(2)若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档的“×100“档,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测量值是
2000
2000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学校的物理实验兴趣小组利用单摆和一个深度未知的小筒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及小筒深度.将组装好的单摆竖直悬挂于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筒外悬线的长度l,然后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能碰到筒壁,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在这个实验中,应该选用下列哪些材料组成单摆
AG
AG

A.长约1米的细线; B.长约1米的细铁丝;  C.长约1米的橡皮条
D.长约0.2米的细丝线    E.直径约为5厘米的钢球   F.直径约为5厘米的泡沫塑料球  G.直径约为1厘米的钢球  H.直径约为1厘米的塑料球
(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中的
a
a

(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0.3
0.3
m;当地g=
9.62
9.62
m/s2.(g值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请你帮助该实验小组分析一下,g值偏小的主要原因是
l的测量应该是筒外悬线到小球中心的距离
l的测量应该是筒外悬线到小球中心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组数据.
金属丝(L)    长度为L0     直径为D
电流表(A1)   量程10mA     内阻r1=40Ω
电流表(A2)   量程500μA    内阻r2=750Ω
电压表(V)    量程10V      内阻10kΩ
电阻(R1)     阻值为100Ω   起保护作用
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20Ω
电池(E)     电动势1.5V     内阻很小
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在下列方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率ρ,则所用的表达式ρ=
ρ=
πD2(I2r2-I1r1)
4L0I1
ρ=
πD2(I2r2-I1r1)
4L0I1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I1为A1的读数,I2为A2的读数,r1为A1的内阻,r2为A2的内阻,L0为金属丝的长度,D为金属丝的直径
I1为A1的读数,I2为A2的读数,r1为A1的内阻,r2为A2的内阻,L0为金属丝的长度,D为金属丝的直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潮州二模)(Ⅰ)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实验装置主要部件为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轨道右端和小车上;通过传感器测定两者间位移变化,从而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1)在该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用传感器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
该实验小组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 (b)所示,可知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图线是
 (选填“①”或“②”).
(2)随着钩码的数量逐渐增大,图(b)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C
C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Ⅱ)(1)某同学想测绘标有“3.8V 0.4A”字样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下列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Ω).
B.电压表V1 (量程为5V,内阻约为5kΩ);
C.电流表A1 (量程为100mA,内阻约为2Ω);
D.电流表A2 (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3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00Ω);
G.开关及导线若干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
D
D
,滑动变阻器
E
E
 (填器材前面的选项代号)
(2)选好器材后,该同学按照该实验要求连接电路,请完成图甲中的实物连线.
(3)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此灯泡在不工作时,灯丝的电阻为
1.5
1.5
Ω;
(4)任何实验过程中均存在误差,已知本实验中所用的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CD

A.该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主要是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B.由于电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作图法消除;
C.若将电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R-U图象处理数据,可以有效的消除由于读数引起的失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