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 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卡尺上的示数如图所示,可读出这个摆球的直径为
 
mm.
(2)某型号电池的电动势约3.7 V,内阻约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00 mA.现欲测定其电动势E和内阻r,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池E;电阻箱R(阻值0~999.9Ω);定定值电阻R0,(阻值3Ω);直流电压表精英家教网 (量程3 V,内阻约6 kQ);直流电流表精英家教网(量程0.3 A,内阻约2Ω);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精英家教网
①如果在上述两个电表中只选用一个电表与其它器材组成测量电路,为使测量结果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应选用的电表是
 
,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图,图中要标明相关器材的字母符号.
②用没计的电路读取两组数据,分别用R1、U1、R2、U2或用R1、I1、R2、I2表示,求得待测电池电动势E=
 
,内阻r=
 

③为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在不改变实验器材、实验电路的前提下,请你提出一条建议:(例如:多测几组数据,分别列方程组求出E、r,再求E、r的平均值.)
 
分析:本题(1)的关键是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题(2)的关键是明确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电源内阻,而电流表的内阻与电源内阻非常接近,所以“伏欧法”测量误差较小;题②的关键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表达式,然后解出E和r的值即可;题③的关键是明确求平均值的方法宜采用图象法,所以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表达式,然后整理出关于U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再通过斜率和截距的概念即可求解.
解答:解:(1)游标卡尺读数为L=13mm+17×0.05mm=13.85mm    
(2)①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若采用“安欧法”,由于电流表内阻约2Ω与电源内阻约3Ω非常接近,而电流表内阻又不能确定,所以不能精确测量电源的内阻;
若采用“伏欧法”,由于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电源的内阻,所以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可以忽略,所以本实验应用“伏欧法”,所以电表应选择直流电压表,考虑到电压表量程小于电动势,可以将定值电阻
R
 
0
与电源串联以保护电压表,电路图如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   
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有:E=
U
 
1
+
U
 
1
R
 
1
?(r
+R
 
0
)
,E=
U
 
2
+
U
 
2
R
 
2
(r
+R
 
0
)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E=
R1R2(R1-R2)
U2R1-U1R2
,r=
R
 
1
R
 
2
(U
 
1
-U
 
2
)
 
 
U
 
2
R
 
1
-U
 
1
R
 
2

③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以及E=U+
U
R
?r
可得:
建议一:多测几组R、U数据,分别求出相应的I值,用U、I数据作出U-I图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r.
建议二:由E=U+
U
R
(R0+r)
可推出
1
U
=
1
E
+
(R0+r)
E
?
1
R
,多测几组R、U数据,作
1
U
-
1
R
图线(为一直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r.
建议三:由E=U+
U
R
(R0+r)
可推出
1
R
=
E
R0+r
?
1
U
-
1
R0+r
,多测几组R、U数据,作
1
R
-
1
U
图线(为一直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r.
其他建议合理的同样给分.
故答案为:(1)13.85;
         (2)①直流电压表,②
R
 
1
R
 
2
(R
 
1
-R
 
2
)
U
 
2
R
 
1
-U
 
1
R
 
2
R
 
1
R
 
2
(U
 
1
-U
 
2
)
 
 
U
 
2
R
 
1
-U
 
1
R
 
2
,③由E=U+
U
R
(R0+r)
可推出
1
U
=
1
E
+
(R0+r)
E
?
1
R
,多测几组R、U数据,作
1
U
-
1
R
图线(为一直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r.
点评:应掌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三种基本方法,即“伏安法”、“伏欧法”、“安欧法”,并明确各种方法的电路图和误差来源分析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可以读出此金属球的直径为
11.45
11.45
mm.单摆细绳的悬点与拉力传感器相连,将摆球拉开一小角使单摆做简谐运动后,拉力传感器记录了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2
2
s.

(2)在一些电路中,我们常可以将一部分含电源的未知电路等效成一个不知内阻和电动势的电源.如图所示,电路虚线框内的各元件参数未知,当它的输出端a、b间分别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Rx时,电流表有不同读数I,则表格中①、②的数值应为①
28
28
Ω②
0.1
0.1
 A,电路虚线框内含电源的未知电路等效成一个电源,则其等效电动势E′和内阻r应为E=
12
12
V,r=
2
2
Ω.
1 2 3 4
Rx 10 18 118
I/A 1.0 0.6 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AC
AC

(2)利用发波水槽观察波的衍射现象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图样.
为了使这个现象更明显,可采用办法有:①
缩小挡板间距
缩小挡板间距
;②
降低波源频率
降低波源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摆动的周期
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是
AC
AC

(2)有一电流表,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半偏,此时可认为的的内阻rg=R1.试问:
(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
电阻箱R0
电阻箱R0
;为了使测量尽是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滑动变阻器甲
滑动变阻器甲
;电源E应该选择
电源E2
电源E2

(ⅱ)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当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用秒表测出单摆做n次(一般为30~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算出周期;用米尺量出悬线的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d,则重力加速度g=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达).在实验中所用的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小球的直径时,如图1所示,读数是
 
mm.
(2)图2所示的三个图线,分别是用不同传感器测出的不同物体的振动图线.从三个图线可知,这三个物体振动的共同特点是具有
 
,其中心脏跳动图线是某人的心电图,方格纸每个小方格的宽度是0.5cm,心电图记录仪拖动方格纸的速度是1.8cm/s.则此人的心率是
 
次/分钟.
(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3所示,由于某种原因,它表面的刻度变得模糊不清,但其它部件都完好.为了利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现把一小段长度均匀分割的刻度线粘贴到弹簧测力计上.当用1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5下面的第三条黑线位置;当用2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线7的位置.由此可知,利用图中的刻度线,此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范围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实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弹簧测力计与木板面平行),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并作标记,再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同样位置O,这是为了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可以读出此金属球的直径为
 
mm.
精英家教网
单摆细绳的悬点与拉力传感器相连,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单摆做简谐运动后,拉力传感器记录了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s.
(2)电流表A1的量程为0~200μA、内电阻约为500Ω,现要测其内阻,除若干开关、导线之外还有器材如下:
电流表A2:与A1规格相同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Ω
电阻箱R2:阻值0~9999Ω
保护电阻R3:3kΩ
电源:电动势E约1.5V、内电阻r约2Ω
①如图丙所示,某同学设计了部分测量电路,在此基础上请你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使实验可以完成.
②电路完整后,依你所选方案写出测量电流表A1内电阻的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