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不必算出橡皮筋每次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实验时,橡皮筋每次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

C.将放小车的长木板倾斜的目的是让小车松手后运动得更快些

D.要使橡皮筋对小车做不同的功是靠改变系在小车上的橡皮筋的条数来达到的

(2)为了计算因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某次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E五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_点的速度才符合要求。

【答案】 ABD C

【解析】试题分析:1)橡皮筋拉动小车的方法来探究橡皮筋的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原理是:1n根相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的n倍,这个设计很巧妙地解决了直接去测量力和计算功的困难.2、平衡摩擦力保证动能的增量是只有橡皮筋做功而来.3、小车最大速度由纸带上的点迹均匀部分求出.
2)橡皮条做功完毕小车速度最大,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速度即为实验所要求的最大速度.

1)我们用橡皮筋拉动小车的方法,来探究橡皮筋的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变量一定,当有n根相同橡皮筋并系在小车上时,n根相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的n倍,不需要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A正确;为了保证每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相同,所以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要保持一致,B正确;为了保证小车的动能都是橡皮筋做功的结果,必须平衡摩擦力,因此倾斜长木板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C错误;由于每根橡皮筋形变量相同,因此每根做功相同,故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橡皮筋对小车做功,D正确.
2)橡皮条做功完毕小车速度最大,做匀速直线运动,点迹均匀,故选C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

C.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D.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在其传播路径上每隔L=01 m选取一个质点,如图甲所示,t=0时刻波恰传到质点1,并立即开始向上振动,经过时间Δt=03 s,所选取的1~9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t=03 s时刻,质点1向上运动

Bt=03 s时刻,质点8向下运动

Ct=0至t=03 s内,质点5运动的时间只有02 s

D该波的周期为02 s,波速为4 m/s

E该波的周期为03 s,波速为267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用“碰撞实验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2)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中测量的量表示).

(3)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上图所示.

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__∶11;

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_______.

(4)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_______(此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实验结果说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系统动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蕴含了一些物理知识.关于拉弓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弓的作用力大于弓对人的作用力 B. 人对弓的作用力小于弓对人的作用力 C.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D.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根细绳把物体悬挂起来且处于静止状态,绳子所在直线一定经过物体重心

B. 重心是为了简化问题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C. 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比竖直向下运动物体所受重力大

D. 物体所受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1.00kg的重锤拖着纸带下落,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在纸带上选取五个连续的点ABCDE,如图所示.其中O为重锤开始下落时记录的点,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是31.4mm49.0mm70.5mm95.9mm124.8mm.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本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f=50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数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B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_____m/s,打点计时器打下点D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D=_____m/s

2)从打下点B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____J,重锤动能增加量△Ek=______ J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通过比较_______ 就可以验证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则接入电路的金属长度_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5Ω),现有电源(4V,内阻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
A.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
B.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0.125Ω)
C.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3)若选用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若选用丁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电路应采用图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d,球的半径比d小得多,分别带q3q的同种电荷,相互斥力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接触,然后分开,仍放回原处,则它们的相互斥力将变为(  ).

A. 0 B. F C. 3F D. 4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