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关于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从天平测出装砂小桶和砂的质量()以及小车质量M [()<<M],直接用公式a=求出
ACD
分析:在该实验中绳子的拉力就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故要平衡摩擦力,且不能悬挂装砂的小桶,但应该连接纸带且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平衡摩擦力就是让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为节约纸带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放开小车.只能用纸带上的点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解答:解:A、在该实验中,我们认为绳子的拉力就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故在平衡摩擦力时,细绳的另一端不能悬挂装砂的小桶,故A错误.
B、由于平衡摩擦力之后有Mgsinθ=μMgcosθ,故tanθ=μ.所以无论是否改变小车的质量,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都等于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故B正确.
C、由于在刚刚接通电源的瞬间打点计时器打点并不稳定,故应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放开小车,以节约纸带,故C错误.
D、D选项的方法成立的前提是牛顿第二定律即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而本实验中我们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故发生了循环论证,所以D是错误的.
本题是选错误的做法,故选ACD.
点评:在学习中D选项最容易出错,因为该选项中的方法是用牛顿第二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故不允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做匀变速运动的车厢中,用轻细线悬挂一个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保持恒定的夹角θ,则    
            
A.小车一定具有方向向左的加速度
B.小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
D.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cot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1—10所示,球A、B、C质量都是m,把下段绳子剪断瞬间,则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aa =        ,aB =        ,a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木板长L=1.4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顶面右端静置一个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m/s2)今用水平力F=28N向右拉木板,使滑块能从木板上掉下来。求:
(1)撤去F前,木板和小滑块的加速度各为多少?
(2)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多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m=5kg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斜向上的恒力F拉动下,开始向右运动。已知力F=50N,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µ=0.4,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g=10m/s2)。
(1)求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求力作用5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3)如果力F作用5s后撤去,则物体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1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沿平直轨道上运动的火车车厢中有一光滑的水平桌面,桌面上有一弹簧和小球,弹簧左端固定,右端栓着小球,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发现弹簧的长度变短,关于弹簧长度变短的原因,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可能火车向右运动,速度在增加中
B.可能火车向右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C.火车一定向左运动,速度在增加中
D.火车一定向左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两个质量都为m的小球A和B,用质量不计的弹簧将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一根细线将它们挂在天花板上而静止。在剪断细线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为(     )

A.aA=aB=g                 B.aA=2g,aB=g 
C.aA=g,aB=0              D.aA=2g,aB=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武广高铁创造了世界最高营运时速的记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少路轨阻力,有利于提高列车最高时速
B.当列车保持最高时速行驶时,其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C.列车的最高时速取决于其最大功率、阻力及相关技术
D.将列车车头做成流线形,减小空气阻力,有利于提高列车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由静止从同一高度下降,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分别是f1和f2 ,如果物体m1先落到地面,那是因为                                                                                                     (   )
A.m1>m2B.f1<f2
C.D.以上说法均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