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中弹簧测力计、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F3>F1=F2    
B.F3=F1>F2
C.F1=F2=F3
D.F1>F2=F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A中是
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B中是
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
(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广东模拟)如图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第一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①两次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 端都要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保证前后两次作用力的效果相同
保证前后两次作用力的效果相同

②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
F
F
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填F或F')
③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甲所示的a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
oa两点的距离太近,画力的方向时容易产生误差
oa两点的距离太近,画力的方向时容易产生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主要步骤如下:
A.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绳的末端系好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拉橡皮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位置,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
D.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通过细绳把橡皮条拉伸,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记下细绳方向OC;
E.按选好的标度从O点沿两绳的方向作两分力F1、F2、F的图示;
F.再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做F1和F2的合力F,比较F和F′,得出结论;精英家教网
①在本实验中,下列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是
 

A.两个分力F1和F2的夹角最好接近180°
B.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范围内,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绳套要短一些好
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上述实验步骤中,
(a)有重要遗漏的步骤是
 
 

(b)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③在丙图中画出力的图示:
a.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F′=
 
N.(注意估读)
b.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F′的图示.
c.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在验证实验中实验仪器有:砂桶和砂子,小车和砝码,带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复写纸片,除了以上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
        A.秒表
        B.弹簧测力计
        C.毫米刻度尺
        D.天平
        E.低压直流电源
        F.低压交流电源
(2)在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3)在这一实验中,有两位同学通过测量,分别作出a一F图象,如图中的A、B线所示;试分析:
A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                                                     
B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C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