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和弹簧测力计均水平固定。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选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C.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可能正确的是_____

(3)若测出的aF图象的斜率为k后,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

【答案】1ab;(2a;(3

【解析】试题分析:(1)打点计时器运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A正确;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即改变拉力的大小,打出几条纸带,研究加速度随F变化关系,故B正确;本题拉力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CD错误.本题选不必要的步骤,故选AB

2)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所以a-F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实验装置可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则画出的a-F图象在F轴上有截距,故A正确.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

3)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此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则小车的质量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1 Ω电阻R13 ΩR22 ΩR35 Ω电容器的电容C14 μFC21 μF.求:

(1)S闭合时间足够长时C1C2所带的电量各是多少?

(2)S断开S断开后通过R2的电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B,现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分别推AB,它们均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为g,( )

A. 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B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C. B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 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唯有长江水,无语向东流选取的参考系为(  )

A. 长江水B. C. D. 河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200 Ω,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 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 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结果由公式计算得出,式中U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x1Rx2,___(“Rx1“R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x1___(大于”、“等于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x2___(大于”、“等于小于”)真实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学史上,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 安培 B. 奥斯特 C. 牛顿 D. 法拉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 四匹马拉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置于地面的矩形框架中用两细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水平设绳AB对球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F2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现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逆时针缓慢旋转90°,在此过程中

A. F1先增大后减小

B. F2先增大后减小

C. F先增大后减小

D. F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自由落体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的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自由落体运动的是v正比于t2的运动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