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此线圈与一个R10 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的其他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 s

B. 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 Hz

C.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A

D. 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 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象中可以求出该交流电的最大电压以及周期等物理量,然后根据最大值与有效值以及周期与频率关系求解.

解:A、由图可知,交流电周期T=0.250s,故A错误;

B、交流电周期T=0.250s,交变电流的频率为f==4Hz,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交流电的最大电压Um=20V,所以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Im==2A

所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I==A,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
B.β衰变所放出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外
C.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半径为a右端开小口的导体圆环和长为2a的导体直杆,单位长度电阻均为R0。圆环水平固定放置,整个内部区域分布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杆在圆环上以速度v平行于直径CD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杆始终有两点与圆环良好接触。从圆环中心O开始,杆的位置由θ确定,如图所示。则(  )

A. θ=0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2Bav

B. 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

C. θ=0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D. 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平行金属导轨MNPQ光滑且足够长,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025 m,电阻R05 Ω,导轨上停放一质量m01 kg、电阻r01 Ω的金属杆,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4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现用一外力F沿水平方向拉杆,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试分析与求:  

1)分析证明金属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求金属杆运动的加速度;

3)写出外力F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4)求第25 s末外力F的瞬时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新课标全国,20)(多选)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8 B.10 C.15 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υ1 , 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υ2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
A.辐射光子能量为hυ2﹣hυ1
B.辐射光子能量为hυ1+hυ2
C.吸收光子能量为hυ2﹣hυ1
D.吸收光子能量为hυ1+hυ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一条形金属板折成一狭长的矩形框架,框架右边是缺口,如图所示.框架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此时从框架右方的缺口处射入一速度为v2、方向向左的带电油滴.若油滴恰好在框架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滴带正电

B. 油滴带负电

C. 油滴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v12/g

D. 油滴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v1v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新课标全国,24)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 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 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 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图中O点为地心,A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6R(R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下列对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

B. 卫星通过A点时的速度是通过B点时速度的6倍

C. 卫星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是通过B点时加速度的6倍

D. 卫星从A点经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