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mgR            
分析:(1)物块由A到B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块到达B时的动能;
(2)物块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求出物块在C点的速度,然后求出在C点的动能;
(3)由B到C,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4)由功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
解答:(1)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mgR=EKB-0,则物块到达B时的动能EKB=mgR;
(2)离开C后,物块做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s=vCt,
竖直方向:h=gt2
物块在C点的动能EKC=mvC2
解得:EKC=
(3)由B到C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Wf=mvC2-mvB2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4)B到C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f=μmg=,则μ=
故答案为:(1)mgR;(2);(3);(4)
点评:熟练应用动能定理、平抛运动规律、功的计算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八校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4分)①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写纸、低压直流电源、天平、重物、纸带、导线、秒表、开关、夹子,还缺少的器材是                 

②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读出图中的示数,

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         cm

(2)(8分)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2014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二8月分班考试物理试卷(实验班)(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大纲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__;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__;

(ⅲ)在物块Q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2)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ii)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