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人静止站在A车上,两车静止,若这个人自A车跳到B车上,接着又跳回A车,静止于A车上,则A车的速率

[  ]

A.等于零
B.小于B车的速率
C.大于B车的速率
D.等于B车的速率
答案:B
解析:

解析:两车和人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为0,所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平板车,在车上的左端放有一木块B.车左边紧邻一个固定在竖直面内、半径为R的
14
圆弧形光滑轨道,已知轨道底端的切线水平,且高度与车表面相平.现有另一木块A(木块A、B均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然后滑行到车上与B发生碰撞.两木块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在平板车上滑行,并与固定在平板车上的水平轻质弹簧作用后被弹回,最后两木块刚好回到车的最左端与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木块A的质量为m,木块B的质量为2m,车的质量为3m,重力加速度为g,设木块A、B碰撞的时间极短可以忽略.求:
(1)木块A、B碰撞后的瞬间两木块共同运动速度的大小.
(2)木块A、B在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木块和车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弹簧在压缩过程中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选修部分试题

A.(选修模块3-4)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B.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则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交替变化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D.夜视仪器能在较冷的背景上探测出较热物体的红外辐射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是t = 3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上x=2m处质点

的振动图线.则该横波的速度为_____m/s,传播方向为_____ .

??(3)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

n=,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

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 砖的圆心O,结

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

间的距离L

B.(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

            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   ??(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    )            

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B.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3)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

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 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 kg.两磁铁的N

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 m/s,乙的速率为3 m/s,

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选修3-5]

(1)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连续经过三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若最后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Y,则新核Y的正确写法是

A.         B.     C.         D.

(2) 现有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13.6 eV,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静电力常量为k,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则电子在n=4的轨道上运动的动能是     J;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最大频率是      Hz。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1 kg的小车,小车的上表面有一个质量为m=0.9 kg的滑块,在滑块与小车的挡板间用轻弹簧相连接,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整个系统一起以v1=10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现在用质量为m0=0.1 kg的子弹,以v0=50 m/s的速度向左射入滑块且不穿出,所用时间极短.已知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为Ep=8.6 J.(g取10m/s2)求:

(ⅰ)子弹射入滑块的瞬间滑块的速度;

(ⅱ)从子弹射入到弹簧压缩最短,滑块在车上滑行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2010届高三重点热点专项练习 题型:填空题

选修部分试题

A.(选修模块3-4)(12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B.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则振动加强区域与减弱区域交替变化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D.夜视仪器能在较冷的背景上探测出较热物体的红外辐射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是t = 3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上x=2m处质点
的振动图线.则该横波的速度为_____m/s,传播方向为_____.

?(3)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
n=,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
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
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
间的距离L
B.(选修模块3-5)(1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
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  ?(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   )            
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
B.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a)和镭(Ra
(3)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能在水平面上无摩擦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已
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 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 kg.两磁铁的N
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 m/s,乙的速率为3 m/s,
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暑期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14分)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两个相同的小车并排放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分别放有不同质量的砝码.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可以认为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小.小车后端也系有细线,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线,控制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

(1)利用这一装置,我们来研究质量相同的两辆小车在不同的恒定拉力作用下,它们的加速度是怎样的.由于两个小车初速度都是零,运动时间又相同,由公式                 ,只要测出两小车       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加速度a之比.实验结果是:当小车质量相同时,a正比于F.

(2)利用同一装置,我们来研究两辆小车在相同的恒定拉力作用下,它们的加速度与质量是怎样的.在两个盘里放上相同数目的砝码,使两辆小车受到的拉力相同,而在一辆小车上加放砝码,以增大质量.重做试验,测出                    .实验结果是:当拉力F相等时,a与质量m成反比。
(3)实验中用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G的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                            
(4))将夹子换为打点计时器,可以通过所打纸带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某次实验所得图线如图所示。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