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mA=4 kg,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mB=2 kg.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 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 s,二者的速度达到vt=2 m/s.求:

(1)A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

(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答案】(1)2.5 m/s2 (2)1 m/s

【解析】1)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a
代入数据得:a=2.5m/s2
2AB碰撞后共同运动过程中,选向右的方向为正,由动量定理得:
Ft=mA+mBvt-mA+mBv
代入数据解得:v=1m/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m=2kg的物块,系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如图所示,弹簧的自由长度为l0=10cm劲度系数为K=100N/m,使物块在光滑水平支持面上以角速度ω=5rad/s作匀速圆周运动,则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水平面,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的运动半径较大,则( )

A.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
B.A球的角速度必等于B球的角速度
C.A球的线速度必小于B球的线速度
D.A球的运动周期必大于B球的运动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的at图象如图所示,t0时其速度大小为2 m/s.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2 N,则( )

A. t6 s的时刻,物体的速度为18 m/s

B. 06 s时间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400 J

C. 06 s时间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36 N·s

D. t6 s的时刻,拉力F的功率为200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题。

(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前应
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
B.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D.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2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则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a到b的电流

B.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b到a的电流

C.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不会出现电流

D.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压力F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B.机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的同学说,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请你分析论证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涉及诸多的思想方法,如理想化、模型化、放大、假说、极限思想,控制变量、猜想、假设、类比、比值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思想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
B.速度的定义式v= ,采用的是比值法;当△t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
C.在探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再保持电流不变研究电阻与电压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如图是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都体现了放大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