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O是位于平静湖面上的波源,它发出的波在水面上以v=20m/s的速度向外传播。已知波源到堤岸的距离为20m,湖面上P点到堤岸的距离为30m,堤岸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0m,求波源O发出的波经堤岸反射后到达P点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解:如图所示,

机械波的入射角α与反射角β相等,O与O′ 关于AB对称。
由几何知识可得,OC+CP=O′C+CP= O′P,
而O′P=m=64m。
所以,波源O发出的波经堤岸反射后到达P点所用的时间t=s=3.2 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一位质量m=65kg参加“挑战极限运动”的业余选手,要越过一宽度为s=3m的水沟,跃上高为h=1.8m的平台,采用的方法是:人手握一根长L=3.25m的轻质弹性杆一端.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助跑,至B点时,杆另一端抵在O点的阻挡物上,接着杆发生形变.同时人蹬地后被弹起,到达最高点时杆处于竖直,人的重心恰位于杆的顶端,此刻人放开杆水平飞出,最终趴落到平台上,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g取10m/s2

(1)设人到达B点时速度vB=8m/s,人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2m/s2,求助跑距离SAB
(2)设人跑动过程中重心离地高度H=1.0m,在(1)、(2)问的条件下,在B点人蹬地弹起瞬间,人至少再做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AOF=30°,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则:
(1)若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
3
3

(2)图中P3、P4两位置哪一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大?
P4
P4

(3)若某种液体的折射率为n=2.5,可以用此仪器进行测量吗?
不可以
不可以

Ⅱ如图所示为“双棱镜干涉”实验装置,其中S为单色光源,A为一个顶角略小于180°的等腰三角形棱镜,P为光屏.S位于棱镜对称轴上,屏与棱镜底边平行.调节光路,可在光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这是由于光源S发出的光经棱镜作用后,相当于在没有棱镜时,两个分别位于图S1和S2位置的相干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叠加.(S1和S2的连线与棱镜底边平行)已知S1和S2的位置可由其他实验方法确定,类比“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可以推测出若要利用“双棱镜干涉”测量光源S发出的单色光的波长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S1与S2间的距离
S1与S2间的距离
S1(或S2)与光屏间的距离
S1(或S2)与光屏间的距离
干涉条纹间距
干涉条纹间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金属圆环置于水平面内,三条电阻均为R的导体杆Oa、Ob和Oc互成120°连接在圆心O和圆环上,圆环绕经过圆心O的竖直金属转轴以大小为ω的角速度按图中箭头方向匀速转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区与圆环所在平面相交,相交区域为一如图虚线所示的正方形(其一个顶点位于O处).C为平行板电容器,通过固定的电刷P和Q接在圆环和金属转轴上,电容器极板长为l,两极板的间距为d.有一细电子束沿两极板间的中线以大小为v0v0
2ωlπ
)的初速度连续不断地射入C.
(1)射入的电子发生偏转时是向上偏转还是向下偏转?
(2)已知电子电量为e,质量为m.忽略圆环的电阻、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时间及电子所受的重力和阻力.欲使射入的电子全部都能通过C所在区域,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以下是实验操作步骤:
A.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
B.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
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
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
,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
C.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锤垂直所指的位置,确定A球前、后的平均落点和B球碰撞后的平均落点,其方法是
用尽可能小的圆把10个记录圈住,其圆心的位置就是平均落点的位置
用尽可能小的圆把10个记录圈住,其圆心的位置就是平均落点的位置

用天平称量出两球的质量,用米尺测量出各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到O点的距离,如下表:
mA/g mB/g OM/cm ON/cm OP/cm
10.0 40.0 39.30 54.85 98.29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得:M点是B球的落点,则N点是A球在
碰撞后
碰撞后
的落点,P点是A球在
碰撞前
碰撞前
的落点.(填“碰撞前”或“碰撞后”)
②取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单位时间,用mA、mB和图中字母表示碰撞前的总动量p1=
mA?OP
mA?OP
,碰撞后的总动量p2=
mB?OM-mA?ON
mB?OM-mA?ON

③将表中数据代入发现p1
小于
小于
p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怀化二模)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中,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均匀铜线框abcd,其一条对角线ac和y轴重合、顶点a位于坐标原点O处.在y轴的右侧的Ⅰ、Ⅳ象限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界与线框的ab边刚好完全重合,左边界与y轴重合,右边界与y轴平行,下边界足够远.t=0时刻,线圈以恒定的速度V(平动)沿垂直于磁场上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ab间的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下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