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某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
B.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激发态时放出的
C.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
D.金属A逸出功一定大于1.89eV
(2)我国北方遭受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很多公路路面结冰,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分别在水泥面上和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静止,A在距B为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实验结果如下:在水泥面上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在冰面上做实验时,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测得该距离为.对于冰面的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探讨以下二个问题:
①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
②要使A与B不发生碰撞,A、B间的距离至少是多大?

【答案】分析:(1)根据玻尔理论和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和光电效应方程来分析.
(2)①AB碰撞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由此定律求出速度之比.②由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结合,求出AB间的距离.
解答:解:(1)A、B,根据玻尔理论和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频率最低的光子是由n=3激发态向n=2激发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这种光子不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B正确.
         C、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频率比从n=3激发态向n=2激发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频率更低,不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故C正确.
         D、从n=3激发态向n=2激发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E=
    (2)①设A物块碰撞B物块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得
                    mAv1=(mA+mB)v2,得到v1:v2=5:4
          ②设A、B恰好不碰撞时,物块A的初速度为v,A的质量为4m,轮胎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与B碰撞前,根据动能定理得
-μ?4mgL=-
           碰后两物块共同滑行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μ(4m+m)g?=0-
           将v1:v2=5:4代入,解得
          设在冰面上A物块距离B物块为L′时,AB不相碰
                 则有4μmgL′=
                 解得:L′=1.5L
答:(1)BCD
     (2)①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为5:4.
          ②要使A与B不发生碰撞,A、B间的距离至少为1.5L.
点评:本题第(1)问是光电效应和玻尔理论两部分知识的综合,它们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光的频率.光电效应的条件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的光子频率与能级差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某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BCD

A.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
B.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激发态时放出的
C.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
D.金属A逸出功一定大于1.89eV
(2)我国北方遭受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很多公路路面结冰,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分别在水泥面上和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静止,A在距B为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实验结果如下:在水泥面上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在冰面上做实验时,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测得该距离为
825
L
.对于冰面的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探讨以下二个问题:
①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
②要使A与B不发生碰撞,A、B间的距离至少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v1、v2、v3、v4、v5、和v6,且频率依次增大,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发出b种频率光,有4种可能为可见光.
B.这束照射氢原子的光,它的光子能量E=hv6
C.用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产生光电效应
D.频率最小的光v1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2)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质量为M=0.4kg的薄木板,一个质量为m=0.2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一段时间后,又从木板上滑下(不计木块滑下时机械能损失),两物体仍沿直线继续向前运动,从木块与木板刚刚分离开始计时,经时间t=3.0s,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了s=3m,已知木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薄木板的长度.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某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
B.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激发态时放出的
C.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
D.金属A逸出功一定大于1.89eV
(2)我国北方遭受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很多公路路面结冰,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分别在水泥面上和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静止,A在距B为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实验结果如下:在水泥面上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在冰面上做实验时,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测得该距离为
8
25
L
.对于冰面的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探讨以下二个问题:
①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
②要使A与B不发生碰撞,A、B间的距离至少是多大?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v1、v2、v3、v4、v5、和v6,且频率依次增大,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氢原子发出b种频率光,有4种可能为可见光.
B.这束照射氢原子的光,它的光子能量E=hv6
C.用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产生光电效应
D.频率最小的光v1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2)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质量为M=0.4kg的薄木板,一个质量为m=0.2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4m/s的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一段时间后,又从木板上滑下(不计木块滑下时机械能损失),两物体仍沿直线继续向前运动,从木块与木板刚刚分离开始计时,经时间t=3.0s,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了s=3m,已知木块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0.4,求薄木板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