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A、B是M、N河岸上正对的两点,水流速度v1及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v2>v1)均保持不变.关于小船自A点渡河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析:小船参与了静水的运动和水流的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合运动的轨迹.当船头(即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根据等时性确定渡河的时间,水流速度变化时,不影响渡河时间.
解答:解:A、根据两方向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轨迹为直线.故A正确.
B、若静水速始终垂直于河岸,则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不变,根据等时性,渡河时间t=
d
vc
,即为最短,故B正确.
C、若开始渡河时小船的航线垂直河岸,知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垂直,当水流速增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速度的方向偏向下游,所以小船的靠岸点在出发点正对岸的下游,路程变长,但渡河时间不受影响.故C错误.
D、若开始渡河时,要求小船沿直线AB到达对岸,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则船头应适当偏向上游,合速度才可能垂直河岸.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并掌握如何渡河时时间最短,如何渡河时位移最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A、B是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的两小球,它们的质量都是m,它们的悬线长度是L,悬线上端都固定在同一点O,B球悬线竖直且被固定,A球在力的作用下,偏离B球X的地方静止平衡,此时A受到绳的拉力为F,现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改变A球质量的方法,使A球在距B为2X处平衡,则A球受到的绳的拉力为原来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所示,A、B是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相距为2L,分别带有等量的负、正电荷,在两板间形成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A板上有一小孔(它的存在对两板间匀强电场分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孔的下沿右侧有一条与板垂直的水平光滑绝缘轨道,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g(g>0)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轨道的中点P处.孔的下沿左侧也有一与板垂直的水平光滑绝缘轨道,轨道上距A板L处有一固定档板,长为L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右端固定一块轻小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薄板Q.撤去外力释放带电小粒,它将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穿过小孔后(不与金属板A接触)与薄板Q一起压缩弹簧,由于薄板Q及弹簧的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可认为小球与Q接触过程中不损失机械能.小球从接触Q开始,经历时间To第一次把弹簧压缩至最短,然后又被弹簧弹回.由于薄板Q的绝缘性能有所欠缺,使得小球每次离开Q瞬间,小球的电荷量都损失一部分,而变成刚与Q接触时小球电荷量的
1
k
(k>1)求:
(l)小球第一次接触Q时的速度大小;
(2)假设小球第n次弹回两板间后向右运动的最远处没有到达B板,试导出小球从第n次接触Q,到本次向右运动至最远处的时间Tn的表达式;
(3)若k=2,且小孔右侧的轨道粗糙与带电小球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qE
4
,试求带电小球最终停止的位置距P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选修模块3-3)
(1)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金属的实验.把锂、镁、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石英瓶内,用太阳能将这些金属熔化为液体,然后在熔化的金属中充进氢气,使金属内产生大量气泡,金属冷凝后就形成到处是微孔的泡沫金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失重条件下液态金属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作用
B.失重条件下充入金属液体内的气体气泡不能无限地膨胀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约束
C.在金属液体冷凝过程中,气泡收缩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泡沫金属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说明它是非晶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A到B是等压过程,B到C是等容过程,C到A是等温过程.则B到C气体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ABCA全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Q,则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3)已知食盐(NaCl)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求:
①食盐分子的质量m;
②食盐分子的体积V0
B.(选修模块3-4)
(1)射电望远镜是接受天体射出电磁波(简称“射电波”)的望远镜.电磁波信号主要是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波段(波长为厘米或毫米级).在地面上相距很远的两处分别安装射电波接收器,两处接受到同一列宇宙射电波后,再把两处信号叠加,最终得到的信号是宇宙射电波在两处的信号干涉后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上述两处信号步调完全相反时,最终所得信号最强
B.射电波沿某方向射向地球,由于地球自转,两处的信号叠加有时加强,有时减弱,呈周期性变化
C.干涉是波的特性,所以任何两列射电波都会发生干涉
D.波长为毫米级射电波比厘米级射电波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如图为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波t1=0时刻的波动图象,此时P点运动方向为-y方向,位移是2.5厘米,且振动周期为0.5s,则波传播方向为
 
,速度为
 
m/s,t2=0.25s时刻质点P的位移是
 
cm.精英家教网
(3)为了测量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某同学在半径R=5cm的玻璃砖下方放置一光屏;一束光垂直玻璃砖的上表面从圆心O射入玻璃,光透过玻璃砖后在光屏上留下一光点A,然后将光束向右平移至O1点时,光屏亮点恰好消失,测得OO1=3cm,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n;
②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精英家教网
C.(选修模块3-5)
轨道电子俘获(EC)是指原子核俘获了其核外内层轨道电子所发生的衰变,如钒(2347V)俘获其K轨道电子后变成钛(2247Ti),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υe,方程为2347V+-10e→2247Ti+υe
(1)关于上述轨道电子俘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一个质子俘获电子转变为中子
B.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俘获电子转变为质子
C.原子核俘获电子后核子数增加
D.原子核俘获电子后电荷数增加
(2)中微子在实验中很难探测,我国科学家王淦昌1942年首先提出可通过测量内俘获过程末态核(如2247Ti)的反冲来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此方法简单有效,后来得到实验证实.若母核2347V原来是静止的,2247Ti质量为m,测得其速度为v,普朗克常量为h,则中微子动量大小为
 
,物质波波长为
 

(3)发生轨道电子俘获后,在内轨道上留下一个空位由外层电子跃迁补充.设钛原子K
轨道电子的能级为E1,L轨道电子的能级为E2,E2>E1,离钛原子无穷远处能级为零.
①求当L轨道电子跃迁到K轨道时辐射光子的波长λ;
②当K轨道电子吸收了频率υ的光子后被电离为自由电子,求自由电子的动能E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台州模拟)如图所示,A、B是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相距为2L,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在两板间形成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A板的中央有一小孔(它的存在对两板间匀强电场分布的影响忽略不计),小孔的下沿右侧有一条与板垂直的水平粗糙绝缘轨道,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轨道的中点P处.小孔中固定一块绝缘材料制成的弹性板Q.撤去外力释放带电小球,它将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小球与弹性板Q发生碰撞,由于板Q的绝缘性能有所欠缺,使得小球每次离开Q瞬间,小球的电荷量都损失一部分,而变成刚与Q接触时小球电荷量的
12
,并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率反方向弹回.已知带电小球第一次与Q碰后恰好能回到P点.求:
(1)小球与粗糙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小球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在何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