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位移单位为m、时间单位为s),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                    B.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m         D.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2m/s2。因此B说法正确。,第一秒内的位移为6m,A错。根据可知,相邻的1s内位移之差应该为2m,C错。前两秒的位移为,D错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物体的初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方法,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解平均速度以及位移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图1甲为游乐园中“空中飞椅”的游戏设施.若将人和座椅看成一个质点,则可简化为如图1乙所示的物理模型,其中P为处于水平面内的转盘,可绕竖直转轴OO'转动,设绳长l=10m,质点的质量m=60kg,转盘静止时质点与转轴之间的距离d=4.0m,转盘逐渐加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质点与转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不计空气阻力及绳重,且绳不可伸长,sin37°=0.6,cos37°=0.8)求质点与转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绳子拉力的大小为
750N
750N
;转盘角速度的大小为
3
2
rad/s
3
2
rad/s
.          
(2)某实验小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①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CD
CD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②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所2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2
2
 m/s.
③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草图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做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B
AB

A.W∝
v
        B.W∝
1
v
         C.W∝v2         D.W∝v3
④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v2图象应是:
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⑤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
橡皮筋的规格不完全相同
橡皮筋的规格不完全相同
.(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3)如图4,①下述关于用多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C

(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小的档位,重新调零后测量
(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
(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②一只标有“18V,10W”的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32.4
32.4
Ω;若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来测量这只灯泡的电阻,则测出的阻值应
小于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4)读出多组电阻箱的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5所示的
1
U
-
1
R
图线.由此可求得电源电动势E和电源内阻r,其中E=
2.86
2.86
V,r=
5.71
5.71
Ω.(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先测出可视为质点的两材质相同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②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使A、B间的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块B恰好紧靠桌边.
③剪断细线,测出滑块B做平拋运动的水平位移x1,滑块A沿水平桌面滑行距离为x2(未滑出桌面).
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表示它们的字母
物体B下落的高度h
物体B下落的高度h
;如果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
Mx1
g
2h
═m
2gμx2
Mx1
g
2h
═m
2gμx2

(2)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Ⅰ)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目的是
CD
CD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细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小车在未施加拉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Ⅱ)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
小车、砝码
小车、砝码
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接通电源,
静止释放小车
静止释放小车
,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增加钩码个数,重复②的操作.
(Ⅲ)下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1是传感器与小车及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v
 
2
2
-v
 
2
1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拉力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E3=
0.600
0.600
,W3=
0.610
0.610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M1/kg |v
 
2
2
-v
 
2
1
|/(m/s)2
△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00 0.200
2 0.500 1.65 0.413 0.840 0.420
3 0.500 2.40 △E3 1.220 W3
4 1.000 2.40 1.20 2.420 1.21
5 1.000 2.84 1.42 2.860 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公交车从站点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行驶8.0m时,发现站点上还有一名乘客没有上车,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车.公交车开始做减速运动1.0s时,该乘客发现公交车减速,立即匀速追赶,公交车停止运动时该乘客恰好赶到.公交车从启动到停止总共历时9.0s,行进了24m.人和车均可视为质点.求:
(1)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追赶公交车过程中该乘客的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浙江省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题型:填空题

一质点在Ox坐标轴上运动,t=0时,位于坐标原点,右图 为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由图像可知,t=_______S  时,质点与坐标原点有最大距离,从t=0到t=20s,质点位 移为 ________m,路程为___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