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10次;然后再把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斜槽的末端应____________。
(2)小球a、b质量ma、mb的大小关系应满足ma_____mb,两球的半径应满足ra______rb(选填“>”、“<”或“=”)。
(3)本实验中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这时小球a、b两球碰后的平均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________点和_________点。
在本实验中结合图,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
A.
B.
C.
【答案】(1)保持水平;(2)>,=;(3)A,C;(4)B
【解析】
(1)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在安装实验器材时斜槽的末端应保持水平,才能使小球做平抛运动。
(2)为防止碰撞过程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ma大于mb,即ma>mb,为保证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对心碰撞,两个小球的半径要相等,故填>、=。
(3)由图1可知,小球a和小球b相撞后,被碰小球b的速度增大,小球a的速度减小,
b球在前,a球在后,两球都做平抛运动,由图示可知,未放被碰小球时小球a的落地点为B点,碰撞后a、b的落点点分别为A、C点。
(4)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
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得:,可得:
,故B正确,AC错误。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线运动,已知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一时刻汽车与自行车相遇,此时汽车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汽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2)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次相遇的过程中,它们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多少?
(3)两车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2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 关卡2 B. 关卡3 C. 关卡4 D. 关卡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容积为V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开始时,K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p0, 现将K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的液体体积为时,将K关闭,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
,不计活塞的质量和体积,外界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1738年版《牛顿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封面如下图所示:“光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牛顿的哲学原理》)上。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 )
A.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
B.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C. 牛顿的相对论理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D. 牛顿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打破了封建神学的禁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金属直角拐尺ABC,处于一个与拐尺平面垂直的、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第一次,拐尺以A点为轴在纸面内沿顺时针方向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第二次,拐尺以C点为轴在纸面内沿顺时针方向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两次转动中,关于AB段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次产生的电动势小于第二次产生的电动势
B. 第一次产生的电动势等于第二次产生的电动势
C. 第一次转动时,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 第二次转动时,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沿相同高度、倾角不同的两光滑固定斜面由顶端从静止自由下滑,则两物体( )
A.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量大小相同
B. 下滑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相同
C. 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弹力的冲量相同
D. 下滑的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大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O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x1=__________cm,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m/s2;物体经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__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木板以原速率反弹.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