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打点计时器采用
交流
交流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
0.02
s.
(2)如图1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
①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C、E点时的小车的速度,填入下表.
计数点序号 B C D E F
对应的时刻(s) 0.1 0.2 0.3 0.4 0.5
该点小车速度(cm/s) 16.5 26.3 36.3
②根据上表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中描出小车的v-t图线.
③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大小是
12
12
c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表示计时起点A的速度
表示计时起点A的速度

④根据图线可知此运动的加速度为
50
50
cm/s 2
分析: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2)①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C=
BD
2T
=
1.90cm+2.38cm
2×0.1s
=21.4cm/s

vD=
CE
2T
=
2.38cm+2.88cm
2×0.1s
=31.35m/s

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③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大小是12cm/s,此速度表示计时起点A的速度;
④根据图线可知此运动的加速度为:a=
△v
△t
=
36.2-16.5
0.4
≈49.3cm/s2

故答案为:(1)交流,0.02;(2)①21.4,31.35;②如图所示;③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大小约为12m/s,此速度表示计时起点A的速度,④50±1cm/s2
点评: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
能够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浦东新区一模)如图1为“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装置的示意图,E1和E2是两个电动势不同的电源,且E2>E1.将螺线管接入电源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节磁传感器的高度,使磁传感器的探管正好在螺线管的轴线上.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后,启动“绘图”功能在显示屏上作出B-d图线.

(1)(多选题)某同学第一次实验作出图线1,第二次实验作出图线2,第二次实验得到的图线与第一次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位置不变,电键S由位置a改接到位置b后测量
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位置不变,电键S由位置b改接到位置a后测量
C.电键S接在b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移动一段后测量
D.电键S接在b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移动一段后测量
(2)若螺线管的匝数为200匝,横截面积为1.50×10-4 m2,由图线1可求出穿过螺线管中部的磁通量大约为
2.1×10-7
2.1×10-7
W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黄冈一模)(1)如图1是“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示意图,电极A接电源负极,电极B接电源正极,a、b、c、d、e是五个基准点.当电流从“+”接线柱流人电流表时,指针向“+”接线柱一侧偏转;当电流从“-”接线柱流人电流表时,指针向“-”接线柱一侧偏转在实验时,探针I接触基准点d,另一探针Ⅱ接触探测点p(pd连线垂直于AB连线),灵敏电流计指针向“-”接线柱一侧偏转,为尽快探测到与d点电势相等的点,探针Ⅱ由p点
D
D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2)某同学看到一只鸟落在树枝上的P处时,鸟随树枝上下振动.该同学用秒表测出完成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34.0s,他猜想一定次数的振动时间可能与鸟的质量成正比,也许利用这一猜想可以测出鸟的质量.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验证这种猜想井算出这只鸟的质量该同学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探究:在如图2所示的树枝上的P处悬挂不同质量的砝码,并分别测出砝码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测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砝码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时间t/s 21.2 30.0 36.7 42.4 47.4
此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m-t图象如图所示

下面请你来帮助他完成实验任务,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根据这位同学作出的m-t图象可知,他的猜想是否正确?
不正确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观察这位同学作出的m-t图线形状及走势,提出你对振动时间t与砝码质量m间关系的假设,并通过列表作出相应的图象,得出结论,写出t与m间的关系式.
如果在计算或作图时需要,可参考下面的根式表:
m 100 200 300 400 500
m
10.0 14.1 17.3 20.0 22.4
 3
m
4.6 5.8 6.7 7.4 7.9
假设:
t∝
m
或 砝码的质量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t∝
m
或 砝码的质量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列表:
m
/
g
m
/
g
10.0
10.0
14.1
14.1
17.3
17.3
20.0
20.0
22.4
22.4
时间t/s
时间t/s
21.2
21.2
30.0
30.0
36.7
36.7
42.4
42.4
47.4
47.4
作图:(画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
结论: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砝码做30次全振动的时间与其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砝码做30次全振动的时间与其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关系式:
m=0.22t2(在0.20t2-0.25t2之间均正确)
m=0.22t2(在0.20t2-0.25t2之间均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装置的示意图,E1和E2是两个电动势不同的电源,且E2>E1。将螺线管接入电源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节磁传感器的高度,使磁传感器的探管正好在螺线管的轴线上。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后,启动“绘图”功能在显示屏上作出B—d图线。

1.某同学第一次实验作出图线1,第二次实验作出图线2,第二次实验得到的

图线与第一次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位置不变,电键S由位置a改接到位置b后测量

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位置不变,电键S由位置b改接到位置a后测量

C.电键S接在b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移动一段后测量

D.电键S接在b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移动一段后测量

2.若螺线管的匝数为200匝,横截面积为1.50×10-4 m2,由图线1可求出穿过螺线管中部的磁通量大约为          W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为“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装置的示意图,E1和E2是两个电动势不同的电源,且E2>E1。将螺线管接入电源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节磁传感器的高度,使磁传感器的探管正好在螺线管的轴线上。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后,启动“绘图”功能在显示屏上作出B—d图线。

【小题1】某同学第一次实验作出图线1,第二次实验作出图线2,第二次实验得到的
图线与第一次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位置不变,电键S由位置a改接到位置b后测量
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位置不变,电键S由位置b改接到位置a后测量
C.电键S接在b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移动一段后测量
D.电键S接在b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移动一段后测量
【小题2】若螺线管的匝数为200匝,横截面积为1.50×10-4 m2,由图线1可求出穿过螺线管中部的磁通量大约为         W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为“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装置的示意图,E1和E2是两个电动势不同的电源,且E2>E1。将螺线管接入电源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节磁传感器的高度,使磁传感器的探管正好在螺线管的轴线上。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后,启动“绘图”功能在显示屏上作出B—d图线。

1.某同学第一次实验作出图线1,第二次实验作出图线2,第二次实验得到的

图线与第一次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位置不变,电键S由位置a改接到位置b后测量

B.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位置不变,电键S由位置b改接到位置a后测量

C.电键S接在b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移动一段后测量

D.电键S接在b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左移动一段后测量

2.若螺线管的匝数为200匝,横截面积为1.50×10-4 m2,由图线1可求出穿过螺线管中部的磁通量大约为          W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