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100 g的铝环,用细线悬挂起来,环中央距地面高度h=0.8 m,有一质量为M=200 g的小磁铁(长度可忽略),以10 m/s 的水平速度射入并穿过铝环,落地点距铝环原位置的水平距离为3.6 m,则磁铁与铝环发生相互作用时(小磁铁穿过铝环后的运动看做平抛运动)

(1)铝环向哪边偏斜?
(2)若铝环在磁铁穿过后速度为2 m/s,在磁铁穿过铝环的整个过程中,环中产生了多少电能?(g取10 m/s2)

【答案】
(1)

由楞次定律可知,当小磁铁向右运动时,穿过环的磁通量增大,所以铝环向右偏斜以阻碍其增大;


(2)

由磁铁穿过铝环后做平抛运动;

所以飞行时间为t,则

飞行的水平距离S=3.6m

所以磁铁穿过铝环后的速度为

铝环在磁铁穿过后速度为

由能量守恒可得产生的电能


【解析】利用能量守恒观点解决电磁学问题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能使问题简化。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与力学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楞次定律适用于一般情况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而右手定则只适用于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况,此种情况用右手定则判定比用楞次定律判定简便;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求回路中电流强度;分析研究导体受力情况(包含安培力,用左手定则确定其方向);列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匀强磁场B=0.50 T,矩形线圈的匝数N=100 匝,边长Lab=0.20 m,Lbc=0.10 m,以3 000 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若线圈平面通过中性面时开始计时,试求:

(1)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若线圈总电阻为2 Ω,线圈外接电阻为8 Ω,写出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3)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π/2的过程中,交变电动势的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自由端恰好与水平线AB平齐,静止放于倾角为53o的光滑斜面上.一长为L=90cm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1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将轻绳拉到水平,使小球从位置C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D时,轻绳刚好被拉断.之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沿斜面方向将轻弹簧压缩,最大压缩量为x=5cm.已知g=10m/s2 , sin37°=0.6,sin53°=0.8.求:

(1)轻绳受到的拉力的最大值;
(2)D点到水平线AB的高度h;
(3)轻弹簧所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安装的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纸带通过时受到的阻力较大,那么,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 )

A.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增加的动能
B.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
C.重物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D.重物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个质量m=2kg的小球从高h=1m处水平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l0m/s2。问:

(1)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是否增加?

(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做了多少焦耳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L为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电路稳定后小灯泡正常发光,当断开开关S的瞬间会有( )

A.灯A立即熄灭
B.灯A慢慢熄灭
C.灯A突然闪亮一下再慢慢熄灭
D.灯A突然闪亮一下再突然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长螺线管中通有电流,把一个带电粒子沿管轴线射入管中,不计重力,粒子将在管中(

A.做匀速直线运动B.沿轴线来回运动

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做圆周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P= 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B.据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据P= 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可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据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其意义是(  )

A.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

B.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物体在任意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2m/s

D.物体在任意1s初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