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质量分别为60㎏和70㎏的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原来静止的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两端.以3m/s的水平初速度沿相反方向跳到地面上.若小车的质量为20㎏.则当两人跳离小车后,小车的运动速度为(                ).【2】

(A)19.5m/s.方向与甲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B)19.5m/s,方向与乙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C)1.5m/s,方向与甲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D)1.5m/s,方向与乙的初速度方向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绕固定轴转动的物体也有动能,称为转动动能,其表达式为EK=
1
2
Iω2
,其中ω为物体转动的角速度,I称为转动惯量.某人利用下面的实验如图1来测量一个均匀圆盘绕其
中心轴转动的转动惯量.用一根光滑的轴穿过待测圆盘中心,将圆盘悬挂起来,在其边缘上用轻细线缠绕若干圈,线的一端固定在盘的边缘,另一端连接一个物块,让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下落过程中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①实验中,除了用米尺和秒表分别测量物块从静止下落的高度h和对应的时间t外,还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
AC
AC

A.物块的质量m   B.圆盘的质量M    C.圆盘的半径R     D.物块下落h高度时的速度v
②用h、t和你在①中所选择的物理量表达转动惯量的表达式为I=
mR2(gt2-2h)
2h
mR2(gt2-2h)
2h

③由于物块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实际上上述实验所测得的转动惯量与真实值比较
A
A

A.偏大         B.偏小          C.摩擦力不影响测量
(2)某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A.一节干电池E(电动势1.5V,内阻约0.5Ω)
B.一个电压表V(量程0~1V,内阻约1KΩ)
C.一个电流表mA(量程0~4mA,内阻在60Ω~90Ω之间)
D.一个定值电阻R0(电阻2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E.一个滑动变阻器R(电阻0~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F.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扩大其中电流表mA的量程,需要先测量出电流表的内阻.为此,某同学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了一种利用伏安法进行测量的较为合理的电路,并在实验中正确操作,测出了几组数据,作出了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的关系图线,如图2.
①请你根据提供的器材和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在如图3虚线框中画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需要标注个元件的符号)
②该同学测出的mA表的内阻为
85.7
85.7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实验小组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Ⅰ.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断开开关;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Ⅱ.图2是钩码质量为0.03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计算结果保留两外有效数字).

Ⅲ.在小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
钩码的重力
钩码的重力
做正功,
小车所受阻力
小车所受阻力
做负功.
Ⅳ.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3中的图线(其中△v2=v2-v20),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
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
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
.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
小车的质量
小车的质量

表1纸带的测量结果
测量点 s/cm v/(m
0 0.00 0.35
A 1.51 0.40
B 3.20 0.45
C
5.06
5.06
0.49
0.49
D 7.15 0.54
E 9.41 0.60
(2)甲、乙两个实验小组选用下面不同的实验器材完成“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除待测金属丝(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3Ω)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
A.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     B.电压表V2(量程l5V,内阻约为75kΩ)
C.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为1Ω)
E.滑动变阻器R1(0~100Ω,0.6A)          F.滑动变阻器R2(0~2000Ω,0.1A)
G.输出电压为3V的直流稳压电源E        H.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刻度尺
I.电阻箱                                J.开关S,导线若干
甲组根据选用的器材设计了(a)、(b)两个测电阻的电路图4.则:
①为减小实验误差,甲组同学还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填代号)
ADEGH
ADEGH
.选用的电路图
b
b
 (选填“(a)”或“(b)”),但用该电路电阻的测量值将
小于
小于
真实值.
②若用刻度尺测得金属导线长度为l=60.00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及两表的示数分别如图5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d=
0.785
0.785
mm.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I=
1.20
1.20
A和U=
0.50
0.50
V.用上述测量数据可计算出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πUd2
4IL
πUd2
4IL

乙组同学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记为d,实物电路如图6.实验时他们记录了在电阻箱阻值一定的情况下,金属丝接入不同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流I的值,接下来在坐标纸上画出了
1
I
-L的关系图线由于是直线,设其斜率为k,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为U,则计算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kdU
kdU
(用k、d、U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浦东新区二模)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某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m、10m、20m、30m、…70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

运动距离s(m) 0 5 10 20 30 40 50 60 70
运动时间t(s) 0 2.4 4.2 6.3 7.8 9.0 10.0 11.0 12.0
各段速度(m/s) 2.08 4.76 6.67 8.33 10.0 10.0
(1)以纵轴代表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横轴代表运动的时间t,试作出s-t图.
(2)根据(1)作出的s-t图知,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速度.请计算出上述表格中空缺的①、②处的数据:①
2.78
2.78
(m/s);②
10.0
10.0
(m/s).
(3)本次实验中,学生和自行车总质量约为75kg,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在20m-30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m-40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
0.8
0.8
;若整个过程中该同学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则P=
552
552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宿州二模)实验题
(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的关系实验.如图 (a)为实验装置简图,实验中,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点求得,小车的合外力F可以用砂和砂桶总重量来代替.
若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保持砂和砂桶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沙桶和沙子质量m数据如下表:(重力加速度g=10m/s2
次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的加速度a
( m.s-2 )
0.1 0.20 0.38 0.50 0.60 0.65 0.80 0.90
沙桶和沙子质量m ( g ) 8.0 12.0 16.0 24.0 28.0 34.0 36.0 40.0
(1)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合外力F的关系,请按照图(b)方格坐标纸中所选择的单位,描点作图.
(2)写出一条上面对提高本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
实验前要先平衡摩擦力
实验前要先平衡摩擦力

(Ⅱ)某同学设计了如图c所示的电路,用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在下列可供选择的器材中:
A.被测电阻Rx,阻值约为20Ω
B.电源  (电动势10V,内阻为r1=0.5Ω)
C.电流表(量程0~200mA,内阻为r2=0.2Ω)
D.电流表(量程0~600mA,内阻为r3,约0.1Ω)
E.定值电阻200Ω
F.定值电阻40Ω
G.定值电阻10Ω
H  滑动变阻器(0~50Ω,1A)
I.滑动变阻器(0~1000Ω,0.8A)
J.电键,导线若干
(1)测量时,电流表A1应选用
C
C
,电流表A2应选用
D
D
,R1选用
G
G
,R2选用
H
H
.(填所选仪器前面的字母)
将该同学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闭合电键;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A1、A2的读数;
再移动滑片,读出几组A1、A2的读数,算出对应的Rx值,求出平均值
再移动滑片,读出几组A1、A2的读数,算出对应的Rx值,求出平均值

④实验完毕后,拆除电路.
(2)若某次测量时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I2,则被测电阻的精确测量值为Rx=
10(I2-I1)
I1
-r2
10(I2-I1)
I1
-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个带电粒子分别以速度vavb射入匀强磁场,两粒子的入射方向与磁场边界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磁场宽度为d,两粒子同时由A点出发,同时到达B点,如图K38-7所示,则(  )

A.a粒子带正电,b粒子带负电

B.两粒子的轨道半径之比RaRb∶1

C.两粒子的质量之比mamb=1∶2

D.两粒子的速度之比vavb=1∶2

图K38-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