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由于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 g,在物体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mgh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 mgh
C.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mgh
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答案】A,C,D
【解析】解:因物体的加速度为 g,故说明物体受阻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ma;

解得f= mg;

重力做功WG=mgh; 阻力做功Wf=﹣ mgh; A、由动能定理可得动能的改变量△Ek=WG+Wf= mgh;A符合题意;B、阴力做功消耗机械能,故机械能的减小量为 mgh;B不符合题意;C、阻力做功为Wf,则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mgh;C符合题意;D、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改变量,重力做正功,故重力势能减小mgh,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D.

根据功能关系,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改变量,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781年,人们发现了天王星,但它的理论计算位置与实际观测始终不符。根据当时的科学理论,人们设想这可能是由于有一颗未知行星对天王星产生影响的结果。科学家进行大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终于发现了海王星。这一科学理论的发现人是

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普朗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家的墓志铭这样写道: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伟大的人类之光。该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B. 开普勒

C. 牛顿D. 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板长为L,板的B端静止放有质量为m的小物体,物体与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板水平,在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α的过程中,小物体保持与板相对静止,则在这个过程中( )

A.摩擦力对小物体做功为μmgLcosαsinα
B.合力对小物体做功为mgLsinα
C.弹力对小物体做功为0
D.板对小物体做功为mgLsi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自动调温式电熨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时上下触点是断开的
B.双金属片温度升高时,上金属片热膨胀系数大于下层金属
C.原来温度控制在80℃断开电源,现要求60℃断开电源,应使调温旋钮下调一些
D.由熨烫丝绸衣物状态转化为熨烫棉麻衣物状态,应使调温旋钮下移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天宫一号”绕地球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约9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离地面的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小
B.“天宫一号”的线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大
D.当宇航员刘洋站立于“天宫一号”内不动时,她受力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利用速度传感器得其v﹣t图线如图所示,g=10m/s2 . 则可以求出( )

A.斜面的倾角θ
B.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x
C.物块的质量m
D.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汽缸封闭了体积为V=2×103m3的理想气体,已知外面的大气压为P0=1×105Pa , 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1×102m2 , 活塞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最初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手托住质量为m=5kg的重物,使其缓慢升高到绳刚要松弛,(g=10m/s2)求:

(1)重物需要升高多少高度?
(2)如果从绳子松弛时开始释放m , 当m下落到最低点时,m共下降了H=1.6×102m高度,求这一过程中汽缸内气体作了多少功?
(3)重物到达最低点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设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由AB、BCDE两段细圆管平滑连接组成,其中AB段水平,BCDE段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圆弧管组成,圆心O及D点与AB等高,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现有一质量为m,初速度v0= 的光滑小球水平进入圆管AB,设小球经过轨道交接处无能量损失,圆管孔径远小于R,则(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 )

A.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C=
B.小球能通过E点后恰好落至B点
C.无论小球的初速度v0为多少,小球到达E点时的速度都不能为零
D.若将DE轨道拆除,则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与D点相距离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