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估算

(1)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

(2)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答案】(1) (2)

【解析】

(1)根据大气压力等于大气层中气体分子的重力,求出大气层中气体的质量为m,根据求出分子数.

(2)假设每个分子占据一个小立方体,每个小立方体紧密排列,则小立方体边长即为空气分子平均间距,由几何知识求出空气分子平均间距.

(1)设大气层中气体的质量为m,由大气压强产生
分子数

(2)假设每个分子占据一个小立方体,各小立方体紧密排列,则小立方体边长即为空气分子平均间距,设为a,大气层中气体总体积为V,,故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线的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若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C点运动到D点,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D过程中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正功

B. CD过程中带电粒子动能减小

C. 粒子带正电

D. A电荷的电荷量大于B电荷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根据图甲电路进行测量实验.

(1)根据图甲电路,请在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_________

(2)实验小组同学操作正确,记录下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在坐标系内作出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测得E r,则E____Er ____r(选填“>”、“=”、“<”).

(3)为了克服系统误差,同学们又根据图丁电路进行测量.同样作出U-I图象,如图戊所示.经过讨论发现,利用图丙和图戊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得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则 E=____r=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P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实验中,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从图中可读得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_____ N

3)对实验操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两次拉伸橡皮条只要做到伸长量相同就行

B.拉橡皮条的两细绳要稍长些

C.两分力F1F2的夹角应尽可能的大

D.两分力F1F2的大小应适当大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体A的质量,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平板车B的质量为、长某时刻A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的上表面,在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重力加速度,试求:

(1),物体A在小车B上相对小车B滑行的时间和最大距离;

(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B上滑落,拉力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8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t=0时刻受到水平推力F=12N的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10m/s2则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0.5m/s2

B. 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m/s

C. t=4s时撤去推力F,物体之后运动的加速度为- 0.5 m/s2

D. t=4s时撤去推力F,物体经过2s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圆周的柱状物体A,A与墙面之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B,对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个装置保持静止,若将A的位置向右移动稍许,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

A、水平外力F增大

B、墙对B的作用力减小

C、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

D、B对A的作用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AO共线)。该小组在实验中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系上细绳套.

(1)先用一个弹簧秤施加一个力把结点拉至O点,并记录下这个力,这个力是图中的_____(填“F”或“”);

(2)再用两个弹簧秤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仍将结点拉至O点,记录下这两个力(图中的F1F2).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

A.微小量累加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3)在实验中,如果用两根劲度系数不同的橡皮条代替两个细绳套,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答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