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①如图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mm.②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______mm.

精英家教网

(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横杆能够绕竖直轴旋转,横杆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横杆会越转越慢.在横杆的一端装有宽度为d=0.005m的竖直“挡光圆柱”,当“挡光圆柱”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就记录挡光的时间间隔,“挡光圆柱”宽度与挡光时间之比,可以近似认为是“挡光圆柱”在该时刻的速度.横杆每转一圈,“挡光圆柱”通过
n t(10-3s) v=d/t(m/s) v2(m2/s2
1 2.778 1.80 3.24
2 2.826 3.13
3 2.877 3.02
4 2.931 2.91
5 2.988
6 3.049 2.69
7 3.113 2.58
8 3.181 2.47
9 3.255 2.36
10 3.333 2.25
光电门记录一次挡光时间.
在一次实验中记录下横杆转动圈数n和每次挡光的时间t,并计算出“挡光圆柱”在该时刻的速度以及速度的平方(部分数据如表中所示).请计算表中当n=5时,v2=______m2/s2;如果继续测量“挡光圆柱”的速度,那么当n=15时,“挡光圆柱”的速度为______m/s.则“挡光圆柱”速度大小与横杆转动圈数n的关系为______.
(1)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刻度线对齐的示数=被测长度+0.05mm×游标卡尺游标对齐的第几根,则游标的第12根与主尺刻度对齐.游标卡尺主尺与游标刻度线对齐的示数=10.0mm+12×0.05mm=10.60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6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2.4mm=0.124mm,所以最终读数为6.124mm(6.123--6.125也可以)
故答案为:6.124(6.123--6.125)
(2)1、当n=5时,t=2.988×10-3s,所以v=
d
t
=
0.005
2.988
m/s,∴v2=2.80(m/s)2
2、观察v2数据可知,为等差数列,公差为0.11.所以v2=3.24-0.11(n-1),
所以当n=15时,v2=1.70
∴v=1.3m/s
因为v2=3.24-0.11(n-1),所以v=
3.24-0.11(n-1)
.(n=1,2,3…30)
故答案为:(1)①10.60      ②6.124
(2)2.80 m2/s2;1.31m/s;v=
3.24-0.11(n-1)
.(n=1,2,3…3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

(1)装置如图1所示,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白炽灯、②、③、④、⑤遮光筒、⑥光屏.其中②③④中是下列仪器:A.双窄缝片、B.单窄缝片、C.滤光片,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CBA
CBA
(填写字母代号).
(2)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L=5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d=0.5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在距离是S=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调整手轮在测量头目镜中先看到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A条亮纹的中心,然后他继续转动,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B条亮纹的中心,前后两次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2所示.示数依次为X1=
11.1
11.1
mm、X2=
15.6
15.6
mm;并计算出测量值λ=
6.4×10-7
6.4×10-7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值)
(3)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是
BD
BD
(不定项)
A.增大双缝间距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增大双缝到单缝的距离
D.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如红光)作为入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用如图1所示的一种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则直径为
5.50
5.50
cm.
(2)如图2所示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1.946-1.948
1.946-1.948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广州一模)(1)用如图1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形钢管内径的操作方法是:把
B
B
(填“A”、“B”、“C”或“D”)放入到圆形钢管内,并尽量把它们拉开到最大位置.某同学用图l2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形钢管内径时的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则该圆形钢管的内径是
1.34
1.34
cm.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小.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小.

②如图4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4.8m/s2
4.8m/s2
;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因a远小于g,故为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该纸带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
因a远小于g,故为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所以该纸带采用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

③如图5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
B.VN=
Sn+Sn+1
2T

C.VN=
dn+1-dn-1
2T

D.VN=g(n-1)T.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广州一模)(1)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为了减少
摩擦阻力
摩擦阻力
带来的误差,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中心连线应在一条竖直线上.
②实验操作时,先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再
释放纸带
释放纸带
(选填“释放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③如图(b)是某次实验的一条纸带,A、B、C、D、E、F、G是连续的七个点. 为验证重锤对应B点和F点时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并使数据处理简便,应测量
A、C
A、C
两点间的距离,
E、G
E、G
两点间的距离和B、F两点间的距离.
④若重物质量为0.200kg,B、F间的距离为12.00cm,g取9.8m/s2.对应B到F 的下落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0.235
0.235
J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图(c)所示的金属工件,截面外方内圆,外边长约为lcm、内径约为0.5cm、长度约为40cm.
①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出截面外边长如图(d)所示,其读数a=
1.02
1.02
cm.
②应选用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来测量工件内径d,选用
毫米刻度尺
毫米刻度尺
来测量工件长度L.(选填“毫米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③为了测出该金属的电阻率,该同学设计了如图(e)所示的电路,请按设计的电 路完成实物图(f)的连线.
④实验测得工件两端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请写出该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p=
U(a2-
d2
4
)
IL
U(a2-
d2
4
)
IL
.(用a、d,L、U、I等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南通三模)(1)①如图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10.60
10.60
_mm.②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
6.124(6.123--6.125)
6.124(6.123--6.125)
mm.

(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横杆能够绕竖直轴旋转,横杆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横杆会越转越慢.在横杆的一端装有宽度为d=0.005m的竖直“挡光圆柱”,当“挡光圆柱”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就记录挡光的时间间隔,“挡光圆柱”宽度与挡光时间之比,可以近似认为是“挡光圆柱”在该时刻的速度.横杆每转一圈,“挡光圆柱”通过
n t(10-3s) v=d/t(m/s) v2(m2/s2
1 2.778 1.80 3.24
2 2.826 3.13
3 2.877 3.02
4 2.931 2.91
5 2.988
6 3.049 2.69
7 3.113 2.58
8 3.181 2.47
9 3.255 2.36
10 3.333 2.25
光电门记录一次挡光时间.
在一次实验中记录下横杆转动圈数n和每次挡光的时间t,并计算出“挡光圆柱”在该时刻的速度以及速度的平方(部分数据如表中所示).请计算表中当n=5时,v2=
2.80
2.80
m2/s2;如果继续测量“挡光圆柱”的速度,那么当n=15时,“挡光圆柱”的速度为
1.31
1.31
m/s.则“挡光圆柱”速度大小与横杆转动圈数n的关系为
v=
3.24-0.11(n-1)
.(n=1,2,3…30)
v=
3.24-0.11(n-1)
.(n=1,2,3…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