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4Ω)
    B.电压表V1(量程0~2V,内阻约为2000Ω)
    C.电压表V2(量程0~6V,内阻约为6000Ω)
    D.电阻箱R1(最大电阻99.9Ω,额定电流1A)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电阻2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3(最大电阻200Ω,额定电流1A)
    G.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电压表应选择         ,电阻箱或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
  (2)请在下面所给方框内,画出利用所选器材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
图。

(3)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多组路端电压和外电阻的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后,在坐标纸上做出了如右上图线:
       由图线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1)B;D(每空2分)
  (2)如右图(4分)

  (3)1.4; 3.3 (每空2分)
分析:(1)实验中要能保证安全和准确性,根据干电池的电动势可选出电压表;本实验中采用电压表及电阻箱测量电动势和内电阻;故只能选用电阻箱;
(2)本实验应采用电阻箱和电压表联合测量,由实验原理可得出电路原理图;
(3)由原理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表达式,由数学关系可得出电动势和内电阻.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动势为1.5V,则电压表应选B;
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电流表,故只能用电阻箱和电压表配合,故只能选取电阻箱;故选D;
(2)本实验中采用伏阻法测量,故将电阻箱串联在电源两端,电压表并联,原理图如下图;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R,变形得:=×-
由图象图象的截距表示内电阻的倒数,故r==3.3Ω;
斜率等于=,解得:E=1.4 V
故答案为:(1)B  D(2)如上图所示;(3)1.4,3.3.
点评:本题为设计性实验,在解题时应注意明确实验的原理;并且要由实验原理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出表达式,由图象得出电动势和内电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10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6.0V、内阻忽略不计;电流表1:量程50mA、内阻RA1=20Ω;;电流表2:量程300 mA、内阻RA2约为4Ω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测量电阻Rx的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1)电路图中的电流表A1应该选择电流表         (填“1”或“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R滑片应该移到         端(填“a”、“ b”或“无要求”)
(2)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表达式为R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800mV的电压表的内阻RV(RV约为900Ω),其实验步骤是:
A.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好测量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移到最右端;
B.合上开关S1和S2,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使得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
C.保持开关S1闭合,断开开关S2,只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得电压表指针指到满刻度的一半;
D.读出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R0,即为电压表内阻RV的测量值.
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待测电压表:量程为800mV,内阻约为900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
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
电阻箱:最大值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
电池阻:电动势约12V,内阻约1Ω以及导线和开关等
按照上述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测量比较准确,除了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从上述器材中还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用器材前的序号字母表示)
(2)如图所示,在这些器材的实物图上,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成测量电路

(3)对于用上述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RV的测量值R和真实值R的关系及测量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R真             C.若RV越大,测量值R相对于真实值R真的误差就越大
B.R﹤R真             D.若RV越大,测量值R相对于真实值R真的误差就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为“6 V  3 W”,,其他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A)电压表V(量程6 V,内阻20 kΩ);        (B)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0.2Ω);
(C)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1Ω);        (D)变阻器R1(0 ~ 1000Ω,0.5 A);
(E)变阻器R2(0 ~ 20Ω,2 A);   (F)学生电源E(6 ~ 8 V),开关S及导线若干。
实验中要求在电压表0 ~ 6 V范围内读取并记录下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对应的电流值I,以便作出伏安特性曲线,则上述器材中:

(1)电流表应选            ,变阻器应选             
(2)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
(3)根据实验原理图,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2—7中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1分)为检测一个标值为5 Ω的滑动变阻器,现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滑动变阻器Rx,总电阻约5 Ω
B.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6 Ω
C.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12 Ω
D.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
E.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约3 kΩ
F.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约20 Ω
G.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H.电键S、导线若干
①为了尽可能精确测定Rx的总电阻值,所选电流表为___________(填“A1”或“A2”),所选电压表为_________(填“V1”或“V2”)。
②请根据实验原理图甲,完成图乙未完成的实物连接,使其成为测量电路。

③如图丙所示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滑动变阻器所采用的电阻丝的直径,则该电阻
丝的直径为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虚线方框内是由电阻、电源组成的线性网络电路,为了研究它的输出特性,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按图示的方式连接在它的输出端A、B之间.电键S闭合后,实验中记录的6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纸上画出U-I图线.
(2)若将方框内的电路等效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从图线上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3)若电流表内阻为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上端时,电流表示数是_______A.
(4)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关于“研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有关因素”的实验
(1)如图所示为本实验装置图,图中①所示的器材是________,图中②所示的器材是__________。

(2)(单选题)实验时,针对同一个螺线管分别让小车以不同的速度靠近它,这是为了研究(     )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的关系
B.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的时间的关系
C.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量的关系
D.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螺线管匝数的关系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若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快,则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市场上有一种用两节干电池供电的小型电风扇。某物理研究小组想粗测电风扇正常运转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于是找到了一台该种电风扇并从铭牌上读出了额定电压,但是其它字迹看不清楚。该研究小组成员打开电风扇底座上的电源盖并取出了两节电池,并从电风扇装电池处两端各接出一条引线,手边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备用电池若干节,电键,若干导线,固定电池的电池盒。

(a)该小组进行了如下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写出第三步实验过程.
①按事先设计的电路连接各元件,并使滑片处于使电路电阻最大处
②合上开关,使滑片从最左端开始缓慢移动,使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明显的读数,但电风扇并未转动,读出此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U0.I0
                                      
④用测量的量表示出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的效率的表达式            
(b)按上述实验过程,本实验的电路图应选择    (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连接方法.为待测电阻,如果考虑到仪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    )
A.电压表读数大于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读数大于通过的实际电流
B.电压表读数大于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读数等于通过的实际电流
C.电压表读数等于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读数大于通过的实际电流
D.电压表读数等于两端的实际电压,电流表读数等于通过的实际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