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如图一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电源正负极可以对调),用同一光电管得到了三条可见光的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二中的甲光、乙光、丙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只要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光电管中就发生了光电效应
B. 同一光电管对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极限频率(截止频率)与入射光有关
C. (图一中)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可以是a流向b、也可以是b流向a
D. (图二中)由于甲光和乙光有共同的Uc2,可以确定甲光和乙光是同一种色光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以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像。
(1)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填“是”或“否”);
(3)由图像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到磁体的S极终止
B. 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
C. 磁感线的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
D. 磁感线可以相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飞行器常用的动力系统.某种推进器设计的简化原理如图1,截面半径为R的圆柱腔分别为两个工作区,I为电离区,将氙气电离获得1价正离子;Ⅱ为加速区,长度为L,两端加有电压,形成轴向的匀强电场.I区产生的正离子以接近0的初速度进入Ⅱ区,被加速后以速度vM从右侧喷出.Ⅰ区内有轴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离轴线处的C点持续射出一定速度范围的电子.假设射出的电子仅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运动,截面如图2所示(从左向右看).电子的初速度方向与中心O点和C点的连线成α角(0<α<90).推进器工作时,向I区注入稀薄的氙气.电子使氙气电离的最小速度为v0,电子在I区内不与器壁相碰且能到达的区域越大,电离效果越好.已知离子质量为M;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电子碰到器壁即被吸收,不考虑电子间的碰撞).
(1)求II区的加速电压及离子的加速度大小;
(2)为取得好的电离效果,请判断I区中的磁场方向(按图2说明是“垂直纸面向里”或“垂直纸面向外”);
(3) α为90时,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速率v的范围;
(4)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最大速率vM与α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许多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理学家中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场线”来形象描述“场”的物理学家是
A. 库仑 B. 安培 C. 法拉第 D. 奥斯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B. 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为零,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 磁场的方向就是放入该点的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
D. 磁场的方向就是放入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仍可能产生压力
B.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
C.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一定等于6mg
D.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面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a比b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D.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E.若a光与b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a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物体在F1、F2、F3等几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力F1,则物体( )
A. 可能做曲线运动
B. 不可能继续做直线运动
C. 必然沿F1的方向做直线运动
D. 必然沿F1的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