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O(不计滑轮的摩擦),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mg

B.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C. 若适当增加OA段绳子的长度,物块可能发生运动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开始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方向沿斜面向上;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又,解得:T=3mg;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方向沿斜面向下,选项A正确,B错误;由上述计算可知,当物块A到达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与绳长无关,故若适当增加OA段绳子的长度,物块不可能发生运动,选项C错误;对物块B和斜面体的整体而言,当物块A向下摆动时,绳子对整体的拉力斜向左下方,故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选项D正确;故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电容器的规格是“10μF 50V”,则( )
A.这个电容器的电容为10﹣5F
B.这个电容器加上50V电压时,电容才是10μF
C.这个电容器没有电压时,电容为0
D.这个电容器加的电压不能低于5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所示,平行且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MN、PQ水平放置,间距L=0.4m,导轨右端接有阻值R=1Ω的电阻,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导体棒接入电路的电阻r=1Ω,导轨电阻不计,导轨间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d连线与导轨垂直,长度也为L,从0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同一时刻,棒从导轨左端开始向右匀速运动,Is后刚好进入磁场,若使棒在导轨上始终以速度v=1m/s做直线运动,求:

(1)棒进入磁场前,电阻R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棒通过abcd区域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

(3)棒通过三角形abd区域时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选用缝间距d=0.20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已知测量头上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游标尺)上有2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A中心对齐,如图所示,此时测量头上主尺和副尺的示数情况如丙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mm;接着再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B中心对齐,测得AB条纹间的距离为8.40mm。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经滤光片射向双缝的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m(保留2位有数字)。

②另一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效果很好。若他对实验装置作了一下改动后,在像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条纹,且条纹数目有所增加。以下改动可能实现这个果的是________

A.仅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

B.仅将单缝远离双缝移动少许

C.仅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

D.仅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的滤光片

(2)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A.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然后将其竖直立于斜槽轨道末端槽口前,木板与槽口之间有一段距离,并保持板面与轨道末端的水平段垂直

B.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下,小球撞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C.将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段动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下,小球撞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

D.将木板再水平向右移同样距离x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下,再在白纸上得到痕迹C

若测得AB间距离为y1BC间距离为y2,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尽可能光滑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小球均须由静止释放

D.小球的初速度可通过测量小球的释放点与抛出点之间的高度h,之后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

根据上述直接测量的量和已知的物理量可以得到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实验完成后,该同学上述实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如下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量与打在A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p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量与打在B点时动量的差值为Δp2,则应有Δp1:Δp2=1:1

B.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量与打在A点时的动量的差值为Δp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量与打在B点时动量的差值为Δp2,则应有Δp1:Δp2=1:2

C.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能与打在A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ΔEk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与打在B点时动能的差值为ΔEk2,则应有ΔEk1:ΔEk2=1:1

D.小球打在B点时的动能与打在A点时的动能的差值为ΔEk1,小球打在C点时的动与打在B点时动能的差值为ΔEk2,则应有ΔEk1:ΔEk2=1:3

另外一位同学根据测量出的不同x情况下的y1y2,令y= y2y1,并描绘出了如图所示的yx2。若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v0k的关系式为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在平整的木板上钉上一张白纸,用图钉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OBOC为细绳,O点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细绳OBOC,使橡皮条伸长一定的长度,记下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被拉至的位置;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被拉至同一位置。下列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精确性没有影响的是( )

A. OB绳和OC之间夹角大小

B. OB绳和OC绳与木板平面是否平行

C. 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D. 弹簧测力计外壳与木板之间的摩擦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速度

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 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运动,现将质量都是m的小物体甲、乙(视为质点)先后轻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甲到达A处时恰好达到速率v,乙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速度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具有的加速度相同

B、甲、乙两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间相等

C、传送带对甲、乙两物体做功相等

D、乙在传送带上滑行产生的热量与甲在传送带上滑行产生的热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自由落体法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实验完毕后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用刻度尺测得OA=12.41cmOB=18.00cmOC=27.21cm,在计数点ABB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重物的质量为1.00kgg=9.80m/s2。甲同学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_J;此时重物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_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某同学利用他自己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为纵轴画出了如图的图线。图线未过原点O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

B. 相比,的发射速度更大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