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1010pic.com/paper/timu/5152298.html[举报]
I.集合.
[考纲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 能使用韦恩图(Venn)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课时建议]2课时
[07年考纲与06年考纲的比较]
07考纲(新) |
06考纲(旧) |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能使用韦恩图(Venn)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
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
[备考重点、难点]
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本语言,学生通过学习集合知识,有利于简明准确地表述数学内容。学生学习集合的初步知识是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在进行复习时,不要追求难度、深度,由于在历届高考题中集合题型比较简单,建议利用3-4课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法: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理解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特别要关注图示法的作用,体会代表元的意义与作用。能通过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求待定元的值,子集个数,特别是注意空集的情况。
参考答案
1.C 2. C 3.C 4.D 5.C 6.B 7.C 8.A 9. 6 10.
11. ; 12. 4 13. 14. ①④⑤
15. 解:由.
∵,∴.
当,即无实根,由,
即,解得;
当时,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当时,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当时,由根与系数的关系:;
综上所得.
16. 解法一: (Ⅰ)由图象可知,在(-∞,1)上,在(1,2)上,在上, 故在,上递增,在(1,2)上递减,因此在处取得极大值,所以.
(Ⅱ)由 得解得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Ⅱ)设
又所以
由,即得, 所以.
17. 解:(1) 当时,,
则
∴ 当时, ,
则,
∴
综上所述, 对于, 都有,∴ 函数是偶函数。
(2)当时,
设, 则.
当时, ;
当时, ,
∴ 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3)由(2)知, 当时, ,
又由(1)知, 函数是偶函数, ∴ 当时, ,
∴若, , 则 , ,
∴, 即.
18.解:(1)因为,所以时,,
即. 当时,;
(2)由,
当时,,因为,
所以,即;
所以即为所求.
评析:本题应用常规解法,解答较为繁琐;若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则十分简单。
19. 解:(1)设方案甲与方案乙的用水量分别为x与z,由题设有=0.99,解得x=19.
由得方案乙初次用水量为3, 第二次用水量y满足方程:
解得y=4,故z=4+3.即两种方案的用水量分别为19与4+3.
因为当,故方案乙的用水量较少.
(2)设初次与第二次清洗的用水量分别为与,类似(I)得
,(*)
于是+
当为定值时,,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此时
将代入(*)式得
故时总用水量最少, 此时第一次与第二次用水量分别为
, 最少总用水量是.
当,故T()是增函数(也可以用二次函数的单
调性判断).这说明,随着的值的最少总用水量, 最少总用水量最少总用水量.
20. 解:(Ⅰ),依题意有,故.
从而.
的定义域为,当时,;
当时,;当时,.
从而,分别在区间单调增加,在区间单调减少.
(Ⅱ)的定义域为,.
方程的判别式.
(ⅰ)若,即,在的定义域内,故的极值.
(ⅱ)若,则或.
若,,.
当时,,当时,,所以无极值.
若,,,也无极值.
(ⅲ)若,即或,则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当时,,从而有的定义域内没有零点,故无极值.
当时,,,在的定义域内有两个不同的零点,由根值判别方法知在取得极值.
综上,存在极值时,的取值范围为.
的极值之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