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海南、宁夏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一、(9分)

1.(3分)B       2.(3分)C       3.(3分)A

二、(36分)

(一)(19分)

4.(3分)D       5. 3分)D       6.(3分)C

7.(10分)

(1)(4分)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大名”两外,每译对一外给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译出大意给3分:“寻而”、“蒙尘”、“承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11分)

8.(5分)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9.(6分)

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三)(6分)

10.(6分)

(1)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2)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4)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如做了四题,按前三题评分。

三、(25分)

11.(5分)A  C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2.(6分)

①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②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每答对一点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13.(6分)

①重视友情,信守诺言;②乐观开朗,心直口快;③企图逃避法律。

每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14.(8分)

①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②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③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四、(25分)

15.(5分)B  C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6.(6分)

第一问(4分):

①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②重在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只不过是工具。

每答对一点给2分。

第二问(2分):

体现了盛宣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

意思答对即可。

17.(6分)

第一问(4分):

①以内政、外交、理财等文科专业为主;②设有师范、小学、中学和大学。

每答对一点给2分。

第二问(2分):

①为国家培养政法人才;②为新式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每答对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18.(8分)

①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办训练班、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②教育思想先进,学以致用,重视基础教育;③经济实力强,控制许多大型企业;④李鸿章的培植,保举做高官,支持办学。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

五、(20分)

19.(3分)B

20.(3分)C

21.(3分)③①⑤②④⑥

每答对两处给1分;答对一处不给分。依此类推。

22.(5分)

①(总要)夹上  ②(却是) 白字连篇  ③(更) 应该

④(但) 同时    ⑤(随着) 中国

每插对一项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表达效果酌情给分。

23.(6分)

内容贴切,给2分;语言通顺,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

六、(60分)

24. (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以下略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