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便舍船主语

便舍船主语答案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届江苏省盐城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A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溪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才通人           才:    ▲   
(2)豁然开朗         豁然:  ▲   
(3)阡陌交通         交通:  ▲   
(4)悉如外人         悉:    ▲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裤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篇》)
【注释】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②洁行:品行高洁。廉约:廉洁俭省。③韩豫章: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④遗:赠送。
【小题3】.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误伤指”中的“误”可解释为“误会”。
B.“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语“范宣”。
C.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宣∕洁行廉约”。
D.“人宁可使妇无裤邪?”意为“一个人难道可以让妻子没有裤子穿吗?”。
【小题4】乙文主要写了范宣哪两件事?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盐城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A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溪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才通人            才:     ▲   

(2)豁然开朗          豁然:   ▲   

(3)阡陌交通          交通:   ▲   

(4)悉如外人          悉:     ▲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裤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篇》)

【注释】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②洁行:品行高洁。廉约:廉洁俭省。③韩豫章: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④遗:赠送。

3..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误伤指”中的“误”可解释为“误会”。

B.“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语“范宣”。

C.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宣∕洁行廉约”。

D.“人宁可使妇无裤邪?”意为“一个人难道可以让妻子没有裤子穿吗?”。

4.. 乙文主要写了范宣哪两件事?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溪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才通人           才:    ▲   
(2)豁然开朗         豁然:  ▲   
(3)阡陌交通         交通:  ▲   
(4)悉如外人         悉:    ▲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裤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篇》)
【注释】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②洁行:品行高洁。廉约:廉洁俭省。③韩豫章: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④遗:赠送。
【小题3】.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误伤指”中的“误”可解释为“误会”。
B.“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语“范宣”。
C.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宣∕洁行廉约”。
D.“人宁可使妇无裤邪?”意为“一个人难道可以让妻子没有裤子穿吗?”。
【小题4】. 乙文主要写了范宣哪两件事?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溪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才通人           才:     ▲   

(2)豁然开朗         豁然:   ▲   

(3)阡陌交通         交通:   ▲   

(4)悉如外人         悉:     ▲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裤邪?”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篇》)

【注释】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②洁行:品行高洁。廉约:廉洁俭省。③韩豫章: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④遗:赠送。

3..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误伤指”中的“误”可解释为“误会”。

B.“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语“范宣”。

C.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宣∕洁行廉约”。

D.“人宁可使妇无裤邪?”意为“一个人难道可以让妻子没有裤子穿吗?”。

4.. 乙文主要写了范宣哪两件事?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仪山初中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三)比较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和《大道之行也》,回答问题。(15分)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          )(2)便还家。   (              )
(3)选贤能(         ) (4)盗窃乱贼而不(              )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芳草为人知B.便船  屋俨然
C.前行不出焉D.处处之 寻向所
【小题3】.、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小题4】.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之后,源中人“皆叹惋”,你认为他们因何而“感叹惋惜”?(2分)
(2)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和“大道之行也”描绘得“大同”社会有何异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3分)
同:                                                                      
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招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节选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共11分)

(一)林尽水浑,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询美尘。偶合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乙亥北行蜀记》)

注:①甫:剐,才。②耘:除草。③询:确实。④汲井,从井里打水。

1.解释下蔼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豁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在文字(一)中,桃花源中的民风如何?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4分)

4.节选文字(一)、(二)在展现的生活图景和表现手法方面各有何相同点?(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篇文段,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渔人甚异之(       )      `(2)悉如外人(           )
(3)阡陌交通(         )     (4)便要还家(        )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选文)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为武陵人捕鱼为业(选文)
不足为外人道也(选文)
D.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所选文段出自《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
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
C.桃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D.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
【小题5】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小题6】请就文中所描绘的桃源生活,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宁波地区八年级第一次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的含义。(2分 )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2)如外人              
【小题2】下面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小题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欣然规往(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设酒杀鸡作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5.“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铁中八年级上学期12月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 选出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舍:便舍船(舍弃 )屋舍俨然(房子)
B.寻:寻向所志(不久) 寻病终(寻找)
C.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D.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代词,代”桃源人’”)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小题2】选出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古今含义差别不大的一项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C.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小题3】选出下列句子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
A.桃花源写了渔人奇,桃林奇,洞口奇,人物奇,结局奇可见这是一个亦真亦幻,虚无缥缈的幻想。
B.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皆叹惋”是因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C.课文以桃花源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D.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写得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节选)和《桃花源诗》(节选),然后回答小题。(15分)

[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诗]…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①肆,尽力。②菽稷,庄稼。③靡,无。

④暧(ài),掩蔽。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足为外人道也(  ▲  )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4)日入从所憩(▲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桃花源记》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4.综合文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和诗句“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的内容,我们对桃花源有怎样的了解?(2分)

5.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古文《桃花源记》(17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A.村中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加横线字的拼音和字义。(4分)  

A.怡.( )_______

B.遂( )_______

C.为( )________

D.语( )_________

3.在下段括号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3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皆叹惋。  

4.翻译句子,注意加横线的词:(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3届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4分)

(1) 阡陌交通    阡陌:               (2)便还家   要:               

(3) 余人各复其家  延:             (4) 便向路   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B.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C.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D.遂与外人间寻向所志,遂迷

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4.本文通过虚拟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八校发展联盟初二上期第一次联考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6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4分)

①渔人甚之(         )   ②阡陌交通(        )

③颖脱不 (         )   ④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         )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渔人甚异有良田、美池、桑麻

B.见渔人,大惊不知有汉

C.武陵人捕鱼业不足外人道也

D.屋舍俨环堵萧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4.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届重庆市初三下学期月考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__  (2)便还家 ________________ 

(3)迷     ________________  (4)病终   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项划线字与现在意思一样的是(    )(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不足为外人道也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本文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既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B.见到村中人的生活状况,渔人“乃大惊”,说明眼前的场景是他先前所未见过的。

C.渔人“处处志之”,却“遂迷”,让故事亦真亦幻,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

D.对于桃花源,刘子骥之后就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届山东省济南市学业水平考试语文5月模拟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二)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滁:滁州。②及:等到。③修:指欧阳修。④幸:庆幸。
⑤因为:于是就。本:根据。⑥道:称道。
【小题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  (2)便还家(     )
【小题3】.下面四个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属予作文记之②遂书名其亭焉。
B.①不足外人道也②所在敌国者
C.①圣人出四海一②乐其地僻事简
D.①有良田美池桑属②舟车商贾、四方宾客所不至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小题5】分析【甲】【乙】 两文段在写作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的相同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卷A(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题目。(10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⑵如外人        ⑶皆叹惋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_______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4届云南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桃花源记》的选段,完成小题。(共10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本文的作者是       ,名    ,字             (朝代)著名诗人。(2分)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①便还家                          ②如外人

③  答之                            ④阡陌交通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选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用原文回答)(2分)

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