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我想找八年级下政治答案

我想找八年级下政治答案答案解析

科目:czls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中国近代史上,众多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追求民主自由而不惜拋头颅、撒热血。
下面是八(1)班的同学以“向先进中国人学习”为主题进行的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任务一【走进历史人物】
(1)下面是同学们归纳的“孙中山事迹”,请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筹建革命政党 兴中会---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时间:1905年  地点:日本东京
性质:①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十六字纲领”
 宣传革命思想 刊物:《民报》
指导思想:②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建立③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意义:④: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结果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依然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下面的历史人物在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请为他们找出对应的重大事件。(填序号,6分)
①李鸿章②康有为③张之洞④梁启超⑤陈独秀⑥胡适⑦鲁迅⑧曾国藩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任务二【评述历史人物】
(3)请结合史实论证下面观点。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他因签订《马关条约》而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也因主张办洋务,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任务三【总结人物贡献】
(4)归纳上述历史人物对推动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灯笼
陈忠实
    县纪委书记焦发祥一早走进县委大门,瞧见传达室旁边围着一堆人,他瞥了一眼,从人头攒动的缝隙中,瞅见了一只灯笼,也凑上前去。
    大伙儿围观的确是一只灯笼。外边糊着一层红纸,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烛。
    挑着这只灯笼的是一位乡下老农民。一张脸没有生气,只有几根微微颤抖着的胡子,表明他心里憋着气。
   “喂!你在这儿干什么?”焦发祥问。
    那双似睁似闭的眼睛闻声看过来,似乎在掂量问话人的身份。“寻找真理!”他的干瘪的嘴唇动了一下。围观的干部们笑起来。
   “你说具体点?”焦发祥提醒他。
    他的眼睛忽地一翻,露出一缕难受不堪的神光,盯住焦发祥,反问:“我给你说了,你给管?”
   “问你就是想管。”焦发祥肯定说。
  “啊呀!我可找到包青天了--”打灯笼的农民嘴里叨叨着。
    我跟村支书刘治泰家原住一个院子。这是土改时分的,两家挤一院。这二年,我申请庄基地,没批;刘支书却自己划了庄基地建了新房,搬走了,按规定老庄基地归我。没料到,他搬了家,不提老房子的事了。我找他,他先说忙,后来,干脆说要在老屋里拴牛。我急慌了!我的三个娃子连一个媳妇也没娶,净等房子喀!没办法,我就说买下来,支书要价的口开得多大!大得怕怕!我的天,这老房子椽也朽了,瓦也朽了,雨天漏得像草筛。这不明摆着坑人吗?我找乡政府,不下八回,总说忙,抽不出时间解决这号鸡毛蒜皮的事。我实在想不下好办法,就打上灯笼来了……
    “杨书记吗?喂!你们乡的清水湾,有个叫田成山的农民,居然挑着灯笼闹到县上来了。”焦发祥平静地说。
    “我一定处理好!”杨书记在电话里连连自责。
    第三天早晨,焦发祥刚走进办公室,电话铃就急促地响着。
    电话是市纪委打来的,说是本县清水湾一个名叫田成山的农民,挑着灯笼到市委大门口名为“寻找真理”,实际是喊冤。
    焦发祥真有点火了,直接拨通了乡上的电话。
    “焦书记,我昨天已经处理了,”焦发祥耐着性子听着,“昨天,我严肃批评了田成山打着灯笼大闹县委,影响了县委机关的正常工作……经调查,田成山没参加派性组织,但他老婆是个厉害手,这件事背后有没有背景,尚待进一步了解……”
    “好了好了,你真是动了脑筋了!”焦发祥真是哭笑不得。放下话机,对司机传话:“走一趟清水湾。”
清水湾三面被坡丘包围,一面出水路,坡地上多柿树,杏树和桃树。村前有一弯簸箕似的平川,种麦又种稻。这个小小的村庄是本县山区一个独厚于天的角落。七八十户村民,村长从东到西吆喝了一遍,男男女女就聚集在村子中间的会场上来了。
    焦发样让村支书刘治泰把县政府关于给村民划拨庄基地的文件宣读一下。刘治泰大声宣读完文件,一只手挂在桌子上,一只手插在腰间,向全体村民讲话:“我先作检讨……”焦发祥不由地瞧瞧这位刘支书,真是聪明剔透!
    “听说你想把朽房子卖给田成山?”焦发祥问。刘治泰面不改色,满口应承。
    焦发祥站起来,说:“治泰同志,据说这房子原是地主家的,你要是把这号都快倒塌的房子卖给成山,我说一句不大中听的话,你的心就太黑了--”焦发祥停顿一下,侧过头瞅瞅,刘治泰的脸红了,红得像个猪肝。
    焦发祥说到这儿,动情地说:“乡亲们,我没来过这儿,想不到咱们县竟然有这样一块好风水的地方。刘治泰同志呀!你甭把这样好山好水好百姓的清水湾,给搅和成一个混水湾……”他的嗓门被清水湾村民的呼喊和掌声淹没了。
    吉普车驶出清水湾,在土石公路上疾驰。秋天的田野,秋庄稼收获净尽了,冬小麦泛起一抹新绿。夕阳如金。
    焦发祥和杨书记并排坐在后座上。“谈谈你对田成山的处理问题吧!”焦发祥盯着杨书记。
    杨书记自责说,“我只是考虑田成山影响县委的工作……”
    “出一点问题,先在田成山身上查根子,找背景,这是一种什么习惯呢?”焦发祥盯着杨书记,“实在说,刘治泰这样的作风问题并不难纠正,难就难在我们的这个可怕的习惯!你想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习惯呢?”杨书记红着脸,渗出汗水来了。
     两人告别时,焦发祥手里挑着一只灯笼,笑着说:“把这只灯笼送给你做个纪念。关于那个‘习惯’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只灯笼里。”杨书记红着脸,接过了那只小灯笼。
(有删减)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B、D
A.小说写了一个农民田成山不满庄基地划拨的政策,与村支书发生纠纷后,又得不到乡政府的妥善解决,于是一步步向上级反映的故事。
B.标题“灯笼”是小说的线索,使情节围绕田成山打灯笼“找真理”展开,同时标题有象征意味,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正常的干群关系。
C.小说的人称运用灵活多变,总体采用以焦发祥为视角的第三人称,为了突出事件的真实性,补叙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时又用第一人称。
D.小说语言朴实生动,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与地域色彩,特别是田成山的人物语言,细腻传神地揭示田成山的农民身份与情绪心理。
E.小说的次要人物杨书记在情节发展中起着穿针引钱的作用,他既是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的见证者与处理者,也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2)小说中多次提到清水湾的好山好水与田野农作物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3)小说塑造了村支书刘治泰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你对文末焦发祥提到的“习惯”如何评价?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述;再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种“习惯”的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灯笼
陈忠实
    县纪委书记焦发祥一早走进县委大门,瞧见传达室旁边围着一堆人,他瞥了一眼,从人头攒动的缝隙中,瞅见了一只灯笼,也凑上前去。
    大伙儿围观的确是一只灯笼。外边糊着一层红纸,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烛。
    挑着这只灯笼的是一位乡下老农民。一张脸没有生气,只有几根微微颤抖着的胡子,表明他心里憋着气。
“喂!你在这儿干什么?”焦发祥问。
    那双似睁似闭的眼睛闻声看过来,似乎在掂量问话人的身份。“寻找真理!”他的干瘪的嘴唇动了一下。围观的干部们笑起来。
“你说具体点?”焦发祥提醒他。
    他的眼睛忽地一翻,露出一缕难受不堪的神光,盯住焦发祥,反问:“我给你说了,你给管?”
“问你就是想管。”焦发祥肯定说。
“啊呀!我可找到包青天了--”打灯笼的农民嘴里叨叨着。
    我跟村支书刘治泰家原住一个院子。这是土改时分的,两家挤一院。这二年,我申请庄基地,没批;刘支书却自己划了庄基地建了新房,搬走了,按规定老庄基地归我。没料到,他搬了家,不提老房子的事了。我找他,他先说忙,后来,干脆说要在老屋里拴牛。
    我急慌了!我的三个娃子连一个媳妇也没娶,净等房子喀!没办法,我就说买下来,支书要价的口开得多大!大得怕怕!我的天,这老房子椽也朽了,瓦也朽了,雨天漏得像草筛。这不明摆着坑人吗?我找乡政府,不下八回,总说忙,抽不出时间解决这号鸡毛蒜皮的事。我实在想不下好办法,就打上灯笼来了……
“杨书记吗?喂!你们乡的清水湾,有个叫田成山的农民,居然挑着灯笼闹到县上来了。”焦发祥平静地说。
“我一定处理好!”杨书记在电话里连连自责。
    第三天早晨,焦发祥刚走进办公室,电话铃就急促地响着。
    电话是市纪委打来的,说是本县清水湾一个名叫田成山的农民,挑着灯笼到市委大门口名为“寻找真理”,实际是喊冤。
    焦发祥真有点火了,直接拨通了乡上的电话。
“焦书记,我昨天已经处理了,”焦发祥耐着性子听着,“昨天,我严肃批评了田成山打着灯笼大闹县委,影响了县委机关的正常工作……经调查,田成山没参加派性组织,但他老婆是个厉害手,这件事背后有没有背景,尚待进一步了解……”
“好了好了,你真是动了脑筋了!”焦发祥真是哭笑不得。放下话机,对司机传话:“走一趟清水湾。”
清水湾三面被坡丘包围,一面出水路,坡地上多柿树,杏树和桃树。村前有一弯簸箕似的平川,种麦又种稻。这个小小的村庄是本县山区一个独厚于天的角落。七八十户村民,村长从东到西吆喝了一遍,男男女女就聚集在村子中间的会场上来了。
    焦发样让村支书刘治泰把县政府关于给村民划拨庄基地的文件宣读一下。刘治泰大声宣读完文件,一只手挂在桌子上,一只手插在腰间,向全体村民讲话:“我先作检讨……”焦发祥不由地瞧瞧这位刘支书,真是聪明剔透!
“听说你想把朽房子卖给田成山?”焦发祥问。刘治泰面不改色,满口应承。
    焦发祥站起来,说:“治泰同志,据说这房子原是地主家的,你要是把这号都快倒塌的房子卖给成山,我说一句不大中听的话,你的心就太黑了--”焦发祥停顿一下,侧过头瞅瞅,刘治泰的脸红了,红得像个猪肝。
焦发祥说到这儿,动情地说:“乡亲们,我没来过这儿,想不到咱们县竟然有这样一块好风水的地方。刘治泰同志呀!你甭把这样好山好水好百姓的清水湾,给搅和成一个混水湾……”他的嗓门被清水湾村民的呼喊和掌声淹没了。
    吉普车驶出清水湾,在土石公路上疾驰。秋天的田野,秋庄稼收获净尽了,冬小麦泛起一抹新绿。夕阳如金。
    焦发祥和杨书记并排坐在后座上。“谈谈你对田成山的处理问题吧!”焦发祥盯着杨书记。
    杨书记自责说,“我只是考虑田成山影响县委的工作……”
“出一点问题,先在田成山身上查根子,找背景,这是一种什么习惯呢?”焦发祥盯着杨书记,“实在说,刘治泰这样的作风问题并不难纠正,难就难在我们的这个可怕的习惯!你想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习惯呢?”杨书记红着脸,渗出汗水来了。
    两人告别时,焦发祥手里挑着一只灯笼,笑着说:“把这只灯笼送给你做个纪念。关于那个‘习惯’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只灯笼里。”杨书记红着脸,接过了那只小灯笼。
(有删减)(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DB
A.小说写了一个农民田成山不满庄基地划拨的政策,与村支书发生纠纷后,又得不到乡政府的妥善解决,于是一步步向上级反映的故事。
B.标题“灯笼”是小说的线索,使情节围绕田成山打灯笼“找真理”展开,同时标题有象征意味,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正常的干群关系。
C.小说的人称运用灵活多变,总体采用以焦发祥为视角的第三人称,为了突出事件的真实性,补叙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时又用第一人称。
D.小说语言朴实生动,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与地域色彩,特别是田成山的人物语言,细腻传神地揭示田成山的农民身份与情绪心理。
E.小说的次要人物杨书记在情节发展中起着穿针引钱的作用,他既是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的见证者与处理者,也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2)小说中多次提到清水湾的好山好水与田野农作物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3)小说塑造了村支书刘治泰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你对文末焦发祥提到的“习惯”如何评价?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述;再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种“习惯”的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灯    笼
陈忠实
    县纪委书记焦发祥一早走进县委大门,瞧见传达室旁边围着一堆人,他瞥了一眼,从人头攒动的缝隙中,瞅见了一只灯笼,也凑上前去。
    大伙儿围观的确是一只灯笼。外边糊着一层红纸,里面点燃着一支小蜡烛。
    挑着这只灯笼的是一位乡下老农民。一张脸没有生气,只有几根微微颤抖着的胡子,表明他心里憋着气。
“喂!你在这儿干什么?”焦发祥问。
   那双似睁似闭的眼睛闻声看过来,似乎在掂量问话人的身份。“寻找真理!”他的干瘪的嘴唇动了一下。围观的干部们笑起来。
“你说具体点?”焦发祥提醒他。
   他的眼睛忽地一翻,露出一缕难受不堪的神光,盯住焦发祥,反问:“我给你说了,你给管?”
“问你就是想管。”焦发祥肯定说。
“啊呀!我可找到包青天了--”打灯笼的农民嘴里叨叨着。
   我跟村支书刘治泰家原住一个院子。这是土改时分的,两家挤一院。这二年,我申请庄基地,没批;刘支书却自己划了庄基地建了新房,搬走了,按规定老庄基地归我。没料到,他搬了家,不提老房子的事了。我找他,他先说忙,后来,干脆说要在老屋里拴牛。
    我急慌了!我的三个娃子连一个媳妇也没娶,净等房子喀!没办法,我就说买下来,支书要价的口开得多大!大得怕怕!我的天,这老房子椽也朽了,瓦也朽了,雨天漏得像草筛。这不明摆着坑人吗?我找乡政府,不下八回,总说忙,抽不出时间解决这号鸡毛蒜皮的事。我实在想不下好办法,就打上灯笼来了……
“杨书记吗?喂!你们乡的清水湾,有个叫田成山的农民,居然挑着灯笼闹到县上来了。”焦发祥平静地说。
“我一定处理好!”杨书记在电话里连连自责。
    第三天早晨,焦发祥刚走进办公室,电话铃就急促地响着。
    电话是市纪委打来的,说是本县清水湾一个名叫田成山的农民,挑着灯笼到市委大门口名为“寻找真理”,实际是喊冤。焦发祥真有点火了,直接拨通了乡上的电话。
“焦书记,我昨天已经处理了,”焦发祥耐着性子听着,“昨天,我严肃批评了田成山打着灯笼大闹县委,影响了县委机关的正常工作……经调查,田成山没参加派性组织,但他老婆是个厉害手,这件事背后有没有背景,尚待进一步了解……”
“好了好了,你真是动了脑筋了!”焦发祥真是哭笑不得。放下话机,对司机传话:“走一趟清水湾。”
    清水湾三面被坡丘包围,一面出水路,坡地上多柿树,杏树和桃树。村前有一弯簸箕似的平川,种麦又种稻。这个小小的村庄是本县山区一个独厚于天的角落。七八十户村民,村长从东到西吆喝了一遍,男男女女就聚集在村子中间的会场上来了。
    焦发样让村支书刘治泰把县政府关于给村民划拨庄基地的文件宣读一下。刘治泰大声宣读完文件,一只手挂在桌子上,一只手插在腰间,向全体村民讲话:“我先作检讨……”
    焦发祥不由地瞧瞧这位刘支书,真是聪明剔透!
“听说你想把朽房子卖给田成山?”焦发祥问。刘治泰面不改色,满口应承。焦发祥站起来,说:“治泰同志,据说这房子原是地主家的,你要是把这号都快倒塌的房子卖给成山,我说一句不大中听的话,你的心就太黑了--”焦发祥停顿一下,侧过头瞅瞅,
    刘治泰的脸红了,红得像个猪肝。
    焦发祥说到这儿,动情地说:“乡亲们,我没来过这儿,想不到咱们县竟然有这样一块好风水的地方。刘治泰同志呀!你甭把这样好山好水好百姓的清水湾,给搅和成一个混水湾……”他的嗓门被清水湾村民的呼喊和掌声淹没了。
    吉普车驶出清水湾,在土石公路上疾驰。秋天的田野,秋庄稼收获净尽了,冬小麦泛起一抹新绿。夕阳如金。
    焦发祥和杨书记并排坐在后座上。“谈谈你对田成山的处理问题吧!”焦发祥盯着杨书记,杨书记自责说,“我只是考虑田成山影响县委的工作……”
“出一点问题,先在田成山身上查根子,找背景,这是一种什么习惯呢?”焦发祥盯着杨书记,“实在说,刘治泰这样的作风问题并不难纠正,难就难在我们的这个可怕的习惯!你想想,这到底是一种什么习惯呢?”杨书记红着脸,渗出汗水来了。
    两人告别时,焦发祥手里挑着一只灯笼,笑着说:“把这只灯笼送给你做个纪念。关于那个‘习惯’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只灯笼里。”杨书记红着脸,接过了那只小灯笼。
(有删减)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BD
A.小说写了一个农民田成山不满庄基地划拨的政策,与村支书发生纠纷后,又得不到乡政府的妥善解决,于是一步步向上级反映的故事。
B.标题“灯笼”是小说的线索,使情节围绕田成山打灯笼“找真理”展开,同时标题有象征意味,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正常的干群关系。
C.小说的人称运用灵活多变,总体采用以焦发祥为视角的第三人称,为了突出事件的真实性,补叙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时又用第一人称。
D.小说语言朴实生动,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与地域色彩,特别是田成山的人物语言,细腻传神地揭示田成山的农民身份与情绪心理。
E.小说的次要人物杨书记在情节发展中起着穿针引钱的作用,他既是田成山与村支书纠纷的见证者与处理者,也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2)小说中多次提到清水湾的好山好水与田野农作物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3)小说塑造了村支书刘治泰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你对文末焦发祥提到的“习惯”如何评价?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述;再结合小说内容,探究这种“习惯”的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风暴中抠住两颗石子

    1974年12月3日零时过后不久,顾准在风雪夜去世。

    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职务。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稿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  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在人人穿黄绿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戴玳瑁眼镜,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并不奇怪。他不是出身望族,12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15岁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但是这个人不服用。有关部门曾有意调他,他却坚持留在上海——入阁只是盆景,长不成乔木了。不光不去,他还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的运动式征税的方法,认为应该按法律规定的税率来征。不光不同意,还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对谁错。他被撤职后曾有人为他申辩,一位领导说:“顾准不听话,不给他饭吃。”

    撤职没有具体原因,顾准连检查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他想写民主评议的事,被人叮嘱不要写这个。他连批判他的会议都没权参加,市委简报上的顾准检查,是由他的继任代写的。

    不听话、不服用的结果,是被剥夺参与这个世界的权利。那段时间里他别无一事,夜不能寐,卧听马路上车声杂沓,渐渐沉寂。到又有少数人声、车辆开动之时,也就天色欲晓了。但他没有李慎之式的自我怀疑,当然有激愤和悲挫。但从他的日记来看,从来没有过灵魂深处的破裂,他的独立性保持终生。

    一个月后,他找了几本初等几何、代数、微积分开始学习数学,觉得在阶级斗争和政治动向之外别有天地,他试图沉浸在与人世无关的理性里。不过,他很快跨越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他说研究经济一定要研究历史。他开始研究西方史和中国史。英文是他的另一大重要工具,凭此,他冲破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樊篱。书尽管有限,但他已经可以直接阅读到凯恩斯和斯密的原作,自己动手改译《资本论》。朱学勤说,后来那一代知识分子未能取得顾准这样的成就,是因为知识面以及逻辑乏力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在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抠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沾染?

    顾准后来说过,那一年的生活让他养成读史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动带着人去往未知之地。

    1960年,他被划为右派。他在日记里写道:“腰不好,拿的又是短锄,有时只能双膝跪在泥里,靠双臂支撑着爬行。”双膝破损,臂膀全部红肿了,手掌也血肉模糊,很难拿笔。但他写道:“也只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才有机会学习我国的农村经济这门课。”那时他早已没有了穿背带裤的习惯,他的新工作是捡粪。因为饥饿,粪越来越少,他需要站在别人边上,等人家拉完。他在日记里对自己有“抱臂旁观”的总结。

    他并非刻意宁为玉碎,但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文革”初期,在河南某地,外调人员要他写材料说明某人过去和国民党有瓜葛。顾准说,从来不知道这件事。对方当即打了他一个耳光。他干脆把脸送过去。对方一连打了十几个耳光之后,终于打不下去了。与他一起被下放的吴敬琏说,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无端指责他偷奸耍滑的地头批判会上,他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我就是不服”的神态。他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他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

    顾准有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圣经》,有一天他看的时候,被军宣队的一个参谋发现了,便训斥他,马克思早就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你怎么能看这样的书?过了几天,顾准拿着一本《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去问这个参谋:列宁说修正主义者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了长子权,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参谋答不上来,顾准说:这个典故出自《圣经》。你不读《圣经》,就根本读不懂列宁。军宣队的人从此有意识地避开顾准。即使看见他在看书,也绕着走,以免尴尬——似乎被监管的对象不是他,而是监管者自己。顾准就是这样不认输,不服输,甚至反输为赢,颠倒被欺凌和被侮辱的处境。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历尽劫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沉痛反思,回到巴金式的常识,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而顾准却在“文革”没有结束的年代,不仅要做一个人,而且已经对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智力上的进取,不是跪倒在世俗权力脚下的头脑能够创造出来的。他引述普罗米修斯的自白: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就是哲学本身的自白,哲学本身的箴言。这也是他的信仰——人的自觉性是最高的神。有了这种穷尽事理的逻辑,就不可能扯谎,也不可能屈服。 

                  (节选自《读者》2010年第八期)

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顾准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用“睥睨”二字,表现出了他在人人穿绿军装的年代里,身居高位时的傲慢态度。

     B、顾准在撤职后,登在市委简报上的检查,是由他的继任代写的,说明当时他犯的错误非常严重。

     C、“凭此,他冲破了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樊篱。”“樊篱”是指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

     D、顾准在新的捡粪工作中能做到“站在别人旁边,等人家拉完”,是因为他要借这样的机会学习我国的农村经济这门课。

     E、顾准早于其他中国知识分子对神进行深刻的批判,源于他具有不可扯谎,不能屈服的人的自觉性。

顾准“不听话、不服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简要概括。

“在风暴中抠住两颗石子”的“两颗石子”具体指什么呢?“抠住两颗石子”的目的是什么呢?

顾准“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呢?请结合文章和现实加以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0年宁夏西吉县回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风暴中抠住两颗石子
1974年12月3日零时过后不久,顾准在风雪夜去世。
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职务。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稿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 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在人人穿黄绿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戴玳瑁眼镜,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并不奇怪。他不是出身望族,12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15岁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但是这个人不服用。有关部门曾有意调他,他却坚持留在上海——入阁只是盆景,长不成乔木了。不光不去,他还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的运动式征税的方法,认为应该按法律规定的税率来征。不光不同意,还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对谁错。他被撤职后曾有人为他申辩,一位领导说:“顾准不听话,不给他饭吃。”
撤职没有具体原因,顾准连检查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他想写民主评议的事,被人叮嘱不要写这个。他连批判他的会议都没权参加,市委简报上的顾准检查,是由他的继任代写的。
不听话、不服用的结果,是被剥夺参与这个世界的权利。那段时间里他别无一事,夜不能寐,卧听马路上车声杂沓,渐渐沉寂。到又有少数人声、车辆开动之时,也就天色欲晓了。但他没有李慎之式的自我怀疑,当然有激愤和悲挫。但从他的日记来看,从来没有过灵魂深处的破裂,他的独立性保持终生。
一个月后,他找了几本初等几何、代数、微积分开始学习数学,觉得在阶级斗争和政治动向之外别有天地,他试图沉浸在与人世无关的理性里。不过,他很快跨越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他说研究经济一定要研究历史。他开始研究西方史和中国史。英文是他的另一大重要工具,凭此,他冲破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樊篱。书尽管有限,但他已经可以直接阅读到凯恩斯和斯密的原作,自己动手改译《资本论》。朱学勤说,后来那一代知识分子未能取得顾准这样的成就,是因为知识面以及逻辑乏力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在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抠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沾染?
顾准后来说过,那一年的生活让他养成读史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动带着人去往未知之地。
1960年,他被划为右派。他在日记里写道:“腰不好,拿的又是短锄,有时只能双膝跪在泥里,靠双臂支撑着爬行。”双膝破损,臂膀全部红肿了,手掌也血肉模糊,很难拿笔。但他写道:“也只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才有机会学习我国的农村经济这门课。”那时他早已没有了穿背带裤的习惯,他的新工作是捡粪。因为饥饿,粪越来越少,他需要站在别人边上,等人家拉完。他在日记里对自己有“抱臂旁观”的总结。
他并非刻意宁为玉碎,但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文革”初期,在河南某地,外调人员要他写材料说明某人过去和国民党有瓜葛。顾准说,从来不知道这件事。对方当即打了他一个耳光。他干脆把脸送过去。对方一连打了十几个耳光之后,终于打不下去了。与他一起被下放的吴敬琏说,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无端指责他偷奸耍滑的地头批判会上,他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我就是不服”的神态。他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他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
顾准有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圣经》,有一天他看的时候,被军宣队的一个参谋发现了,便训斥他,马克思早就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你怎么能看这样的书?过了几天,顾准拿着一本《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去问这个参谋:列宁说修正主义者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了长子权,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参谋答不上来,顾准说:这个典故出自《圣经》。你不读《圣经》,就根本读不懂列宁。军宣队的人从此有意识地避开顾准。即使看见他在看书,也绕着走,以免尴尬——似乎被监管的对象不是他,而是监管者自己。顾准就是这样不认输,不服输,甚至反输为赢,颠倒被欺凌和被侮辱的处境。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历尽劫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沉痛反思,回到巴金式的常识,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而顾准却在“文革”没有结束的年代,不仅要做一个人,而且已经对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智力上的进取,不是跪倒在世俗权力脚下的头脑能够创造出来的。他引述普罗米修斯的自白: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就是哲学本身的自白,哲学本身的箴言。这也是他的信仰——人的自觉性是最高的神。有了这种穷尽事理的逻辑,就不可能扯谎,也不可能屈服。 
(节选自《读者》2010年第八期)
【小题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顾准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用“睥睨”二字,表现出了他在人人穿绿军装的年代里,身居高位时的傲慢态度。
B.顾准在撤职后,登在市委简报上的检查,是由他的继任代写的,说明当时他犯的错误非常严重。
C.“凭此,他冲破了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樊篱。”“樊篱”是指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
D.顾准在新的捡粪工作中能做到“站在别人旁边,等人家拉完”,是因为他要借这样的机会学习我国的农村经济这门课。
E、顾准早于其他中国知识分子对神进行深刻的批判,源于他具有不可扯谎,不能屈服的人的自觉性。
【小题2】顾准“不听话、不服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在风暴中抠住两颗石子”的“两颗石子”具体指什么呢?“抠住两颗石子”的目的是什么呢?(6分)
【小题4】顾准“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呢?请结合文章和现实加以探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高考三人行 语文 题型:056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002年满分卷

让选择呈现心灵的珍宝

  人生是由选择交织而成的经纬网,是由选择来按码的天平,孤独与互助,自卑与自尊,听从与自主,怯懦与坚毅……一切都在选择中交锋,又在心灵的选择中尘埃落定。

  因为友情,心灵选择了互助,记得约翰·堂恩在《钟为谁鸣》中写到:“谁也不可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中独踞,每个人就似一块泥土联系而成整座岛屿,如果一块泥被大海冲去,欧洲就会缺失一隅,这就如整个海峡。也如同朋友与你自己。”友情让心灵选择了彼此的互助,于是有了“李致新、王海峰协力登遍七大洲高峰”的伟绩。

  因为骄傲,心灵选择了自尊。手捧着三毛的《西风不相识》,感慨万千。在不相识的国度里,面临着异国人对中国异样的眼光,在“用自由换取一对美国夫妇的养女之位而得富贵”与“保存中国人自尊”的选择前,三毛选择了自尊,这是一种不卑不亢的精神的选择,是一种“视富贵如粪土”的民族魂的选择。是的,因为有着龙的传人的骄傲,心灵选择了自尊……

  因为个性的独立,我们心灵选择了自主。个性的独立是心灵选择自主的窗纱而保留的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自主是你的空间,装饰它的是独立选择的心灵完美,记得1999年,报纸惊爆一个15岁的少年横扫股市,赚得百万的新闻。这少年便是盖洛普首席顾问丁庭宇之子,他的成功正是由于父亲为培养其心灵选择的独立,放手让他用20万台币去尝试成功。因为心灵选择了自主,才有了不畏前路迷蒙的勇气……

  心灵的选择,往往拌和着割舍的无奈。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诚信,而舍弃了既得利益;也许因为你选择了道德,而舍弃了金灿灿的奖杯;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规则,而舍弃了“第一”的宝座……但是心灵的选择,让你在人生的道路口找到了正确的指向标,前面一定会是一奈整饬的胜利之道。

  仰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崇高;平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淡泊;俯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真善美的全貌?

  于是,心灵在黑暗中选择了黎明的破晓……

  于是,心灵在人生中选择了个体的价值……

  在心灵的选择中呈现心灵的珍宝……

【评析】

本文被评为满分卷的样卷,即50+10=60分。从评卷标准看,“基础等级”中的“一等”的几项要求完全具备,无论是“审题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还是“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体特征明显”等基础等级的要求均已达到。“发展等级”中,内容的丰富和文采的飞扬,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它具有语言精警,思辨深刻,内容充实,题旨鲜明的特点。得到满分无可非议。尽管选材不当(15岁少年横扫股市),故意堆砌材料(其实两个材料就够了)的毛病。但是瑕不掩瑜,最后还是凭作文真实的情感,征服了评卷老师。可见,高考作文要得到满分并不难,只要能达到评卷标准的要求即可。

2002年一等卷

长街短梦

浙江考生

  我已走过的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犹如长街上的一个短梦。当我沿着时间的走廊向回跑去,沿途我看了许许多多的风景,那不就是我的短梦吗?夜色一点一点弥散开来,梦,开始了……

  小学三年级的我独自伫立在办公室里,周围没有老师,没有同学,因为是老师把身为语文课代表的我叫去批改同学们的语文单元试卷。但此时我一点也不轻松,我紧张地攥着手中的红笔,眼前有自己的试卷,我非常伤心地发现,我竟然只有59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耻辱,我于是想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60分。一分之差,谁会去细算呢?一分之差,却恰恰是我的名誉,我语文课代表的尊严。但我迟迟没有下笔,因为,此时我想到了比尊严更可贵的东西诚实。于是我的收藏品中有了一张不及格的试卷。我以此为鉴,拼命努力,不久我参加了区里举行的语文竞赛,获得了第三名。

  初中二年级的我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不想,背后有人用笔杆轻轻敲我,然后,一个很熟悉的声音传过来,她是我的后座,一个文静的女孩,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而此刻,她要求我作弊,给她看两道选择题。只要我稍稍侧过身子,她就能看到我的答案。想想我们毕竟是朋友,每天一起来上学。放学的时候也是手拉手。再说两道选择题也算不了什么,让她占点便宜吧。可是这样行吗?我在心里反复追问自己,如果我成全了她,实际上是把她推向了一个深渊,是实实在在地害她。任凭她踢我的凳子,生气地用笔杆戳我的后背,我也没有侧过身来。我想,我会在考完后帮助她补习,不能因为作弊,而真正失去一个朋友。后来,证明了我的选择使我们成了真正的朋友。

  短梦,还在继续,我看到了一个个在心灵选择了的真我。尽管有些选择是很残酷的,但是,我的收获使我问心无愧。

  如果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不愿错过这街上的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如果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又一个的短梦,我愿把这梦做得生机盎然。

  因为,我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点评】

作为样卷,本文被评为47+8=55分,属一类作文。本文之所以能得这样的高分,不是立意的深刻,也不是描写得生动,更不是构思的巧妙,完全得益于本文有个好标题。标题长街短梦,非常富有诗意,令人赏心悦目。而作文的内容都紧紧围绕着标题的两个方面,不枝不蔓地娓娓道来,使得全文的条理非常清楚。

2002年二等卷

寻找“心”的颜色

浙江考生

  “心”是什么颜色的?或许每个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心是红色的。

  的确,一般人从生理科学角度看,每个人的心都是同种颜色的红色。可是,我们若换个角度,从做人的处世原则,从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品行品德中,从一个人的理想境界奋斗目标中,我们又可找到许多不同颜色。所以说,并非每个人的心灵也都是同色的。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人的心灵是高尚的,在登山中遇到暴风雪,这时已自身难保,生死难寻。每个人在这样的生死抉择中做出不同的决定,特别是当你发现还有另一人处在生死边缘,需要帮助的人时,相信做出的决定也是不同的。可那就得看一个人的心灵是什么颜色的了。若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凡事只会想到自己,哪里会管别人呢?所以他的心是黑色的,往往这种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若是一个胆小的人,生来怕这怕那。自己生死未卜已吓得够呛,哪里还注意别人?没求助于别人已经够“伟大”了,自然也会对那人置之不理,所以他的心是黑偏红。为什么有点红呢?因为他是胆小啊。或许胆大点也会救一下。

  若那是一个贪婪,怕死,小气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没一个人的心灵是红色的。肯定是乱七八糟的黄啊,绿啊,咖啡色等等。

  很庆幸的是,故事中的那个人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不顾自己身处险境,毅然决定帮助更需帮助的人,从而不但让自己在寒冷中做了热身运动,获得热量,而且也让那人度过了难关。这样两个人互相帮助,从而走出困境。这时,我不禁想到一句话:好人有好报。

  难道不是吗?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强。孔子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互相帮助是少不了的。找准心的颜色是重要的。所以每个人都应有颗真诚,善良的心,有颗红心,属于自己真正的,原有的色彩,而不能让自己的处事或过失等来污染了它。

  记住,我们要让每个人的心灵和心的颜色一样,是一种炽热的,红通的,让人感到舒适,温暖的红色。

  同学们,你们都找自己的心灵的颜色了吗?世界是缤纷多彩的,万事万物是五颜六色的,惟独我们的心灵有一种,且只有一种颜色的红色。千万别选错了哦!

【点评】

本文得分44+6=50分,属二类上作文试卷。从标题看,拟题非常形象,具有较好的质感。但是,这篇文章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并没有因为题目的亮丽而显示出它应有的风采。如果文章从第三节就心的不同颜色,用形象的内容去表现这些不同的心灵,并阐述不同的心灵,是由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的角度立意,文章的形象感会明显增强,文章的抒情意味会得到加强,作者的主观感受也能得到充分地渲染,最后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但是,原文却把作文材料做为论据,在命题的材料中论是非曲直,缺乏必要的想像和联想,文章的内容不具体不说,就是这反复“炒作”作文材料也会让人感到没有半点新意。给人留下“虎头蛇尾”的遗憾。但是作者在文章的后三节把议论和抒情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章的一个小小的亮点。正是本文语言的这种抒情色彩,使这篇文章得了6分发展等级分。

2002年三等卷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

  我曾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劳拉快跑》,它讲得主要是主人公劳拉去见自己的男友,由于她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结果。的确,人们不同的选择,对自己甚至对别人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小明从小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他非常开朗,人也很聪明,左邻右舍都非常喜欢他,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自己的家争光。一次妈妈带着小明去一家超级市场买东西,超市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琅琳满目的商品,有吃的,有玩的,看得小明眼花缭乱,天真的小明还小,还不知道这些东西要用钱买,他随后拿了一包糖果放在了口袋里,跟着妈妈在超市里又逛了一会儿,当他们付好钱准备走出商场时,电子警报器响了,一下了围过来了许多人,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了一个保安,……

选择一

  他径直走到小明的面前,不由分说地在小明身上搜查,当他从小明身上搜出那一小包糖后,更是瞪直了眼睛,破口大骂:“小小年纪,不学好的,竟然学人家偷东西,将来长大了那还不去抢啊!”骂完之后,就自己走进了商店。

结果一

  自从小明被骂之后,天天觉得抬不起来,总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从小养成了自卑的性格,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选择二

  他慢慢走向小明,蹲下来,轻声问:“小朋友,你是不是拿了什么东西放在口袋里啊?”小明从口袋里拿出那包糖,笑着说:“叔叔,请你吃糖”“小朋友,从商店拿东西是要付钱的,如果不付钱,那是偷,知道了吗?这包糖就算叔叔请你吃,好吗?”

结果二

  小明拿着糖,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从此他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养成了乐于助人的习惯。

  同样是一个人,那个保安所作出的选择对一个小朋友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同样,那位登山者如果没去救那位快冻僵的人,其结果也许是冻死在山上,因此,当我们面对选择时,记住,自己的选择一定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点评】

本文为三类作文样卷,得分为36+4=40分。评卷的依据是“语言流畅”,形式有创新,描写较生动。重心放在选择的结果,有游离主题之嫌”。其实,本文的问题是运用类比思维时出了问题。作文材料有“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和“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只是作文材料的部分内容,并不是作文材料故事的概括。然而,这位考生将局部的内容提取出来,进行类比,形成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的偏离命题意图的思路,思路的错误导致选材的错误,并进一步导致文章主旨的错误。

从文章的内容看,材料间关系也不合逻辑。另外,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会同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也是荒谬的,不合逻辑的。作者要表现的是要慎重选择的立意。但是由于选材上的逻辑错误,致使连偏离命题主旨的题旨都没有表现出来。如果说还能得到40分,要归功于作文形式的变化。否则的话,恐怕还要减去10分才是。

2002年四等卷

搀扶着是美的

  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使华夏儿女心连心、手牵手,它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它使精神之花开遍祖国大地,它使世界人民向和平与进步迈进……

  朋友有兴趣听我讲个故事吗?我暂讲无妨:一个猎人走进一个大森林去看他前几天设下的陷阱里有没有“果实”,他掀起层树枝向一个很深的洞里张望,他惊喜地发现洞里有一个狼,他欣喜若狂,但忽略了昨天晚上下的一场大雨,地面很滑,他一不小心滑进了洞里,与一只狼同困一个洞,猎人心想这次没救了,那只狼瞪着眼睛大声吼使他毛骨悚然,猎人本能地举起枪向它开火,但猎人知道因天地潮湿他的枪已不好使,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那只狼竟“狼心发现”,没有向他发起猛攻。一阵对峙之后,两者都冷静下来。猎人发现狼一直使劲地向下挖土,“这家伙还挺聪明的”猎人想,于是猎人就把土堆实增高。没过多久他们就能望见地面了。狼一跳跃窜出了洞。猎人经过挣扎也爬出了洞。当猎人使出浑身解数爬上地面时猛地发现那只狼一直盯着他,他拿起枪恐吓它,但并没有开火。狼的目光变得温和了,快速地跑了,还回头望了猎人一眼。

  猎人和狼死里逃生。

  面对危机狼和猎人都能相互帮助死里逃生,我们人类又何不可呢?

  所以朋友、同学之间生活、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富裕的村子和贫困的村子结对子;发达的地区帮助不发达的地区以取长补短……但是精神文明和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今天,互相坑害的例子也为数不少,但是终还是损人害己,所以请你不要做“抛弃将死的陌生的人”的事,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自己努力的同时,还呼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达国家应帮助扶持发展中国家,加强“南北对话”,求得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互帮互助的精神的体现。

  有了互帮互助的精神,人与人之间会感到温馨,国与国之间会更加和谐。

【点评】

本文被评为20分,原因是严重偏题且违背了人们认同的审美心理。作者可能本来想用一个极端的事例,来证明相互帮助的重要性,以达到发展等级深刻的要求。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为什么效果却非常差?原因就是人与狼的互助,违背了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是人们不能接受的一种审美观念。也许是这位考生误把“与狼共舞”当作了“与狼互助”,才会想出这样一个极端的事例。所以,创新不是猎奇,不是对传统观念的全盘否定。一旦误解了创新,这样的问题还会出现,对喜欢“语出惊人”的考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查看答案和解析>>